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

史说畅谈 2025-11-28 14:42:34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一个部落,实则不然,它其实是一个中亚地区的庞大帝国,他与清朝的恩怨素来已久,时至乾隆上位,他面对的就是这个与清朝缠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庞然大物。 说起准噶尔汗国,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部落联盟,它在中亚那片广袤的草原上搞出了一个真正的帝国。十七世纪中叶,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在巴图尔珲台吉手里开始崛起,统一了周边几大部族,定都伊犁,版图从阿尔泰山一直铺到巴尔喀什湖,东边吞并了哈密和吐鲁番,西边压着哈萨克诸部,南边还控制了天山南北的绿洲地带,总面积得有四百万平方公里,比当时的印度还大一圈。人口呢,据清朝学者魏源估算,鼎盛时有二十万户、六十万人左右,天山北路就占了六万户,库车、叶尔羌这些南疆城市也挤满了他们的牧民和商贾。经济上不光靠放羊,他们在北疆开垦屯田,手工业发达,铸铁器、铜器卖到青海甘肃,贸易网拉得老长。军事更牛,常备骑兵六万,引进了俄国的燧发枪和大炮,战术还学了奥斯曼和俄罗斯的套路,火力加上马队,硬是成了中亚的霸王。 准噶尔夹在清朝和沙俄中间,本来就是个烫手山芋。沙俄从彼得大帝时代就想在中亚捞油水,早早跟准噶尔套近乎,提供武器和技术,换来他们帮着牵制清朝的北疆扩张。准噶尔呢,也借这东风壮大了腰杆,对清朝的边境虎视眈眈。恩怨得从十七世纪末说起,准噶尔首领噶尔丹野心大得很,公开喊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摆明要分蒙古草原,还吞并了喀尔喀蒙古的部落。那些被欺负的喀尔喀首领只能跑来清朝哭诉,康熙一看,这不直接威胁到京师安全吗?于是从1688年开始,两边就干上了,准噶尔东进喀尔喀,康熙三次亲征,1690年乌兰布通一仗,准噶尔用俄制火枪和骆驼炮阵把清八旗打得七零八落,死伤上万。1696年昭莫多决战,康熙才靠着地形和补给勉强赢了,歼灭准军万人,但准噶尔主力还窝在伊犁,康熙晚年想彻底灭它,却没来得及咽气,就把烂摊子甩给了雍正。 雍正上台,准噶尔也没消停。1723年罗布藏丹津在青海闹事,准噶尔想趁机插手西藏,雍正赶紧在青海建了四十多处哨所,断了他们的路子。1731年和通泊大战,准噶尔可汗噶尔丹策零偷袭清军,七千八旗精锐全军覆没,清廷花了海量银子修科布多八百里要塞线,国库都快空了。雍正后期好不容易跟噶尔丹策零议和,划阿尔泰山为界,准噶尔还得进藏煎茶,但这和平也就维持了十年。到乾隆即位1735年,准噶尔表面上服服帖帖,实际国力虽衰,但那六万骑兵和火炮还是让清廷睡不着觉。乾隆从小听康熙雍正的边疆旧事,长大后就把准噶尔列为头号威胁,每天军机处必议西北事宜。说白了,他接手的就是这个纠缠了近百年、耗费三朝心血的死结,得想辙一劳永逸。 乾隆没急着动手,先是稳住内部,裁了雍正留下的军费亏空,又在南苑校场试新火炮,专为天山地形改的轻型抬枪。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于天花,准噶尔立马乱套,长子喇嘛达尔扎和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争位,内战打得血流成河,哈萨克部落还趁火打劫,人口掉了一大截。乾隆看准机会,1752年达瓦齐上位后,又跟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翻脸,阿睦尔撒纳带着两万多人投奔清朝,把准噶尔军力部署全抖落出来。乾隆一拍桌子,天赐良机啊,1755年正月就发五万大军,分北南两路:北路由班第和阿睦尔撒纳领,从乌里雅苏台翻阿尔泰山;南路由永常和兆惠带,从巴里坤过天山。五月两军在格登山会师,达瓦齐六千人马一触即溃,准军不战自降,达瓦齐被手下生擒送北京,乾隆封他绰罗斯亲王,给了府第和旧部几十户,但这汗国基本完蛋了。 本来乾隆想玩分而治之,把准噶尔四部拆开,各封一汗,让他们互相掐架,省得再闹事。阿睦尔撒纳先被封双亲王,可他不干啊,非要整个准噶尔,1756年三月在伊犁反了,夜袭清营,杀五百多官兵,自称总汗。乾隆气炸了,前两代招抚准噶尔多少次?降了又叛,叛了又降,耗银子如流水,这次彻底没耐心,下密旨给兆惠和策楞:成年男丁尽杀,妇孺赏给蒙古部落。清军从1755到1759年搞了上百次围剿,额尔德尼一带诱集准噶尔人发粮,然后合围屠杀;博罗塔拉河谷,投降部落男丁全推河里淹死。兆惠甚至把标准车轮放平,凡身高过轮的男子一律杀无赦。阿睦尔撒纳兵败逃哈萨克,又钻沙俄,染天花死翘翘,沙俄怕清朝断贸易,赶紧把尸体腌了送来验明。准噶尔人口从六十万掉到四万不到,魏源说四成死天花,二成逃俄哈萨克,三成被清军歼灭,剩下的老弱编八旗或充奴。 从地缘看,清版图西北线就是当年刀刃形状,没这仗,中国边境还真不好说。乾隆赢了安全,丢了人心,中亚从此多事,沙俄英军渗透,每步都踩准噶尔旧地。杀六十万人容易,让六十万人永闭嘴难。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

史说畅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