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学者杰弗里·萨克斯在G20演讲时质问:“中国曾长达一千年,从未入侵过日本

沛菡旭日 2025-11-28 11:26:33

美国著名学者杰弗里·萨克斯在G20演讲时质问:“中国曾长达一千年,从未入侵过日本,尽管是近邻,且当时中国比它强大的多;遗憾的是,日本人倒是多次入侵中国,却从未有过相反的情况!” 这句话抛出来,会场安静。我也安静,因为家里那本旧册子又浮到眼前。爷爷在封面写着“不要忘”,里面是零散的年份和名字,墨迹早就褪了色。 他记下了一个细节:炮声停下后,巷口出现一名年轻士兵,抬手把水壶递给怀里的婴儿,随即被长官喝斥。爷爷在旁边,不知该恨还是该记。多年后,他打听到那名士兵来自北海道,只留下一个姓。 我第一次去东京采访,是在一间社团活动室。墙上贴着旅行照片,学生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记得这么多细节,他们课本却只有一页。我没急着回答,拿出手机,给他们看了一份档案馆的数字影像,里面是人名、时间、街口编号。有人抬头,有人低头,空气很重。 萨克斯的提问像一把尺,量的是选择:强时不扩张,是一种克制;弱时不屈服,是另一种勇气。把复杂的历史只用一句话盖棺定论很省事,但也最容易把人变成标签。我不愿给任何人群贴“天生怎样”的标签,历史从来不是血统决定的,而是制度与教育塑造的。 真实世界里,我见过两种态度:一种忙着遮盖,一种忙着面对。前者短期轻松,后者长期安心。面对的代价是痛,回避的代价是重复。我们讨论这些,不是为了挑起仇恨,而是为了减少下一次的伤害。 写到这,我收到一封邮件,署名“伊藤”。他说在爷爷的旧册子里也看过一个“伊藤”,想确认是不是同一家。我翻到一页,旁边有一句话:“他把我妹背到了安全区。”我愣了很久,突然觉得很多事情还没终点。 我回信让他来,我们一起去纪念馆,把那些名字逐一念出来。也问他,愿不愿意把社团的那一页课本扩成十页,哪怕只是把人名补齐。他回了一个“好”,只有一个字。 历史不是互相指责的模板,是互相校正的尺。你可以不完全认同萨克斯的每一个判断,但这问题该被认真回答:我们要怎样做,才让下一代少走弯路。也许答案很朴素——正视、记录、交流,别让沉默变成习惯。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沛菡旭日

沛菡旭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