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驻澳大利亚大使说:"昨天我在京都坐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异常的高兴,我问他为什

对芒果过敏啊 2025-11-28 10:16:24

日本前驻澳大利亚大使说:"昨天我在京都坐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异常的高兴,我问他为什么高兴,司机高兴的说中国游客不来,日本京都变干净了!" 看到这句话我愣了一下。我不是生气,而是开始琢磨:一座城市觉得“干净”,到底是少了人还是少了麻烦?上次国庆我没出国,带家人去了西北。当地司机说今年人少,路更顺,但商户拉下卷帘门的那一刻,安静就变成冷清。有人喜欢空城,但账要有人买单。 我去过京都。秩序确实好,地铁也准时。但拥挤从来不只有某一个国家的游客。把复杂的问题归到一个群体,很省事,也很危险。旅游是生意,也是面子,更是规则。你接待不力,体验就差;你规则讲清楚,误会就少。把“干净”当成果,容易忽略背后的收入、就业和城市活力。 这几年,出境游受很多因素影响。汇率、签证、航班、舆论情绪,都在影响选择。我身边不少人取消日本行,改去云南、海南、川西。有人抱怨贵、堵,也有人说服务在变好。市场在出题,每个人用行程投票。你欢迎我,我就去;你不欢迎,我就把钱花在别处。这不是对抗,是最简单的消费逻辑。 我给在京都开民宿的朋友发消息,他说旺季入住率下滑,周末还有空房。他不怪哪国游客,只是把入住指南做成多语版,把垃圾分类图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他说,把信息讲清楚,比情绪来得有用。听完我反而佩服。他知道,人少未必更好,人多也未必更糟,关键是怎么接。 我也开心?我开心的是更多中国游客开始理性,不再把某个目的地当唯一选项。更开心的是,这事提醒我们,做客和做主人都要讲规矩。游客要守秩序,城市要有容纳度。谁都可以说不欢迎,但要准备好冷清后的账本。把“干净”作为胜利,有点像把短期情绪当长期策略。 悬念在这:如果游客真的一直不来,会不会有人开始怀念热闹?餐馆缩人、酒店降价、路边摊换地方,那位司机还能保持今天的笑容吗?一年后他是否还在同一条线路跑车?我很想看看结果。 最后说句实在话。旅行不是谁施舍谁,是互相选择。下一次订机票前,问两句: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游客?对方希望我们怎样出现?把这两句问清楚,路会更好走。至于京都是否继续“干净”,就交给市场和时间。

0 阅读:3961

评论列表

唐伯牛

唐伯牛

13
2025-11-28 21:48

原来日本的出租车公司都是国营的啊!出租车司机都是领工资的。拉不拉客一个样,拉多拉少无所谓,最好没有客人,白领工资。日本福利还真好

narcissu

narcissu

7
2025-11-28 22:50

那你是不知道,当年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是出了名的干净,现在的东京才到哪啊

打狗不看主人

打狗不看主人

6
2025-11-28 23:22

让倭寇鬼子继续自嗨吧

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

6
2025-11-28 23:16

想去日本旅游的人听听

阿超

阿超

4
2025-11-28 22:44

给所有去日本送钱资敌的人看看

奔腾年代

奔腾年代

3
2025-11-28 22:14

嗯,这个司机的收入一定更好了,要不,他高兴什么呢?庆祝自己更清闲了吗?

焦糖

焦糖

3
2025-11-28 23:18

一个老板,嘴上欢迎光临,背后到处说客人各种不好,这事报道出来,还要去这种店子的人,是什么性格?请作答

猜你喜欢

对芒果过敏啊

对芒果过敏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