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力量党吴孟成批评黄循财总理的这篇文章说得非常通透! 新加坡真的别变成像

若南光明 2025-11-26 21:33:13

新加坡人民力量党吴孟成批评黄循财总理的这篇文章说得非常通透! 新加坡真的别变成像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这波罗的海三傻一样,小国要指导大国。 其外交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从人口体量看,600万人口相当于中国一个三四线城市,GDP略高于深圳,放在中国就是地级市或副省级市的级别,却要“指点”中国做事。 这背后藏着一个更根本的矛盾:新加坡连淡水都依赖进口,却总以“道德评判者”姿态介入大国博弈。 从经济账本看,新加坡2023年GDP约5150亿美元,与深圳的3.4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880亿美元)基本相当;人口规模仅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这种“外交越位”的底气从何而来? 李光耀时代曾靠“平衡术”立足三十年:美国航母停靠樟宜港时,它与中国签署贸易协定;西方制裁中国时,它又为外资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这种“枢纽角色”让城邦国家在冷战中安然无恙。 黄循财延续了这一传统。2023年访美时,他既强调“美国是新加坡最大盟友”,又在同一行程中会见中国驻美大使,承诺“继续做中美沟通的桥梁”。 但小国的“外交杂技”总有失手风险。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跨国公司总部(占GDP的25%),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主权基金淡马锡单日亏损超20亿美元,暴露了其抗风险能力的短板。 立陶宛的教训就在眼前。2022年因挑衅中国主权,不仅失去中国市场,还被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全国电价暴涨400%,GDP至今未恢复战前水平。 中国对新加坡的重要性远超想象——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占外贸总额的24%;2024年苏州工业园为新加坡企业创造38万个就业岗位,若失去中国市场,失业率或飙升至8%,足以引发社会动荡。 李光耀曾构建的“亚洲价值观”叙事,试图为小国争取话语权,但在新兴经济体崛起的今天逐渐失效。2023年东盟峰会上,印尼直接否决新加坡提出的“南海行为准则”草案,让其区域影响力的局限性暴露无遗。 黄循财的“多元外交”尝试也遇冷。2024年新加坡-非洲论坛,54个非洲国家中仅37国派员;同期中国-非盟峰会却签署23项合作协议,这种反差揭示了新加坡的尴尬:它既无美国的安全保障能力,也缺中国的基建输出实力。 深层困境在于“精致利己主义”的治理逻辑。新加坡用高薪养廉、严明法治构建了高效体系,却也让社会韧性不足。2023年外籍劳工政策调整引发骚乱,政府72小时内动用《防暴法案》镇压,虽快速维稳,却消耗了社会信任。 2024年的策略微调或许是转机:半导体领域,既保留美光晶圆厂,又引入中芯国际研发中心;绿色能源方面,同时加入美国主导的矿产联盟和中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这种“对冲”比单纯站队更务实。 历史上,新加坡曾有过正确示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它联合中日韩推出《清迈协议》,成功阻止危机蔓延,这种主动塑造区域秩序的能力,远比说教更有价值。 吴孟成的批评点破了核心:一个资源匮乏的城邦,既渴望大国尊重,又难有匹配实力。 变局时代,若继续沉迷“道德仲裁”,或重蹈立陶宛覆辙;回归务实,在利益与自主间找平衡,才能续写传奇。 毕竟,世界不需要更多“教师爷”,而需要能顺势而为、不失本色的生存智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若南光明

若南光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