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早就说过,俄乌打久了,最先倒霉的不是美国,不是小国,是德国,德国这么多年,基本靠的是俄罗斯便宜的能源,特别是天然气,没有这玩意,德国的工业根本支撑不住,默克尔搞的北溪管道,直接是德国经济的命脉,没了它,德国就完了。 基辛格那话不是空穴来风,德国经济命脉真系在俄气上。2021年,俄罗斯天然气占德国进口55%,化工汽车这些支柱产业成本三成靠它低价优势。默克尔时代,北溪1号2011年通气,年输550亿立方米,直达吕贝克湾,避免乌克兰转运。她还批北溪2号,计划翻倍到1100亿立方米,称纯商业项目,尽管美国东欧叫嚷风险。 结果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欧盟连禁多轮,德国跟进停新俄气合同,俄罗斯反手列德国不友好国,7月北溪1号流量剩40%,8月底全关。9月涡轮机借口,彻底断供。德国急转挪威美国买气,价格飙三倍,从每百万英热单位6美元到20美元,船运终端再加成本。 工业吃第一棒。巴斯夫这化工老大,年耗气顶瑞士全国,2022年9月关氨装置,10月永久停蒸汽裂解厂,产能挪中国美国,裁2200人。利润从2022年69亿欧元腰斩到2023年38亿欧元。汽车业也惨,大众沃尔夫斯堡厂能源账单翻倍,减产20%,2022年产量跌12%。 宝马慕尼黑厂减15%,供应链卡壳,零部件短缺。德国汽车协会数据,2022年整体产出降12%。能源危机让德国工业产出2023年缩5%,GDP轻微衰退,高耗能行业成本涨12%。欧盟统计局说,德国天然气工业用占比59%,这下全暴露了。 民生这边更扎心。2023年冬,家庭天然气账单平均涨60%,从800欧元到1300欧元,每户多掏400欧元。医院呼吸病例增15%,老人寒冷进院。超市取暖器断货,政府推2000亿欧元防御盾,限电价发补贴,但账单还是压人。 气象局记,冬虽温和,支出创纪录。基辛格预言应验,德国能源对外依70%,北溪爆炸9月26日封死路,海面气泡翻腾,海军确认人为破坏,无修复望。2023年液化气进口占比30%,但高价拖增长。默克尔北溪,本锁廉价供,却成断点,美国LNG出口到欧翻三倍,赚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