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真是出名了!不仅郑州人,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女子在郑州斐乐门店买了双鞋子,竟然被店员备注:买双鞋子都嫌贵。[嘘] 郑州一位消费者最近遇到了一件堵心事儿,她带着孩子在斐乐门店选购鞋子,试穿了三双之后,不到十分钟就爽快地买下了其中一款。 没想到结账之后,她无意中发现,店员竟然在会员系统里给她添加了一条备注,写着“买双鞋子都嫌贵”,还把这条信息发到了品牌的会员群里,这种背后议论顾客的行为,让她感到既惊讶又气愤。 会员备注系统本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比如记录下客户的尺码偏好或喜爱的颜色,方便下次提供更精准的推荐,但如果用它来记录主观的、带有贬义的评价,就完全背离了设计的初衷。 一位从事零售管理十余年的店长坦言“现在很多品牌的培训确实更侧重销售技巧,对服务意识和职业伦理的强调不够,但长远来看,尊重每一位进店的顾客,才是维系品牌口碑的基础。” 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一条不当的备注、一句背后的议论,都可能被放大传播,最终损害的是品牌的整体形象,消费者遇到这类问题,可以通过联系品牌客服或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来维护自身权益。 郑州斐乐门店店员给顾客备注“买双鞋子都嫌贵”并泄露至会员群的事件,引发了网友对服务业职业素养和消费者尊严的热烈讨论。 “十分钟试三双就买单,这明明是效率最高的优质客户,怎么还背后嘲讽人家‘嫌贵’?这种心态就不适合做服务行业。” “给客户打标签内部参考也许还能勉强说是管理问题,但直接把带有贬义的备注发到会员群,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格侮辱和隐私侵犯了,必须严肃处理。” “别提了,我在某品牌试衣服,就多问了两句材质和折扣,柜姐那个白眼翻的,好像我买不起就不配进店一样,现在有些销售确实莫名优越感爆棚。” “问题的根子可能出在管理和考核上,如果店里只强调成交额,忽视服务本质和尊重教育,就容易培养出这种势利眼的员工,品牌方应该反思。” “开门做生意,和气生财是基本。顾客试了没买很正常,用专业和热情留住人才是本事,背后‘蛐蛐人’既没品又蠢,最终损害的是品牌自己的形象。” “以后遇到这种不尊重人的商家,别忍着,直接找商场投诉或者曝光它,每一次较真,都是在推动行业进步。” 您在购物时是否也曾遭遇过类似“看人下菜碟”或不被尊重的情况?您认为要改善这种风气,关键是靠商家自律、加强监管,还是消费者更勇于维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和经历! 信息来源:热度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