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秀燕不敢说,蒋万安不敢碰,偏偏韩国瑜敢第一个跳出来!面对郑丽文划出的“一国两区”红线,国民党内的三个太阳瞬间暴露了胆色差距。韩国瑜这只老狐狸嗅觉太灵敏了,他知道在当下台湾的政治死局里,只有跟紧郑丽文的“避战路线”,才能在2028的赌桌上通吃! 这背后根本不是简单的胆量大不大,而是能不能看透台湾政治的真实玩法、摸准民意的脉搏。 卢秀燕这位台中市长的政治底盘从来都是“稳”字当头,她的选票基本盘里,蓝绿支持者各占四成,中间摇摆选民占两成,这些中间派最怕的就是政治风波影响生计。 之前她在台中推动两岸农业合作,明明是互利共赢的好事,却连“两岸”两个字都不敢多提,只敢绕着“农产品外销”打转转,被绿营追问“是否认同一个中国”时,直接把话题转到“农民增收”上,生怕一句话说错就丢了选票。 这次郑丽文的“一国两区”虽然主打“避战”,但毕竟涉及敏感的两岸定位,卢秀燕心里门儿清,台中作为蓝绿必争的摇摆区,任何敏感表态都可能引发支持者分裂。 她宁可选择“不说不错”,也不愿冒着丢失执政地位的风险站队,说到底还是把地方官的乌纱帽看得比党内路线更重,胆色早就被现实利益磨平了。 再看蒋万安,这位台北市长顶着“政治新星”的头衔,行事却比老政客还保守。他的支持者里有不少年轻群体,这些20到29岁的年轻人,在“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对任何涉及“一个中国”的表述都异常敏感。 之前在台北市议会,绿营议员故意追问“是否支持一国两区”,蒋万安直接绕开话题,大谈“台北市要加强两岸青年创业交流”,从头到尾没敢正面回应,生怕被贴上“卖台”标签,失去年轻选民的支持。 蒋万安的政治路线一直贴着“温和”标签,想走“全民市长”的路子,既不敢得罪深蓝的基本盘,又想拉拢中间选民,这种“两边讨好”的心态让他在敏感议题上根本硬不起来。 面对郑丽文划出的红线,他很清楚一旦表态支持,就会被绿营穷追猛打,不表态顶多被骂“懦弱”,两害相权取其轻,自然选择了“不敢碰”,说到底还是政治底气不足,没勇气承担表态的风险。 而韩国瑜的选择,看似冒险,实则是算准了每一步的精明布局。这位经历过2020年败选的政治“老兵”,早就把基层民意摸得透透的。 台湾美丽岛电子报10月的民调显示,60%的民众不同意“两岸最终难免爆发战争”,比2021年足足涨了5.8个百分点,“避战”已经成了岛内最主流的民意,谁能抓住这股民意,谁就能拿到2028年的入场券。 韩国瑜太清楚这一点了,2020年他落败后没有消沉,反而扎进基层,跑遍台湾各县市的乡镇,听够了普通民众对战争的恐惧、对经济的焦虑,知道大家早就厌倦了蓝绿恶斗的意识形态之争,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郑丽文的“一国两区”刚好踩中了这个痛点,既承认“一个中国”的底线,让大陆这边有台阶下,又强调“两区治理”,给台湾民众留足了面子,这种“务实避战”的路线,简直就是为当下的台湾民意量身定做的。 重要的是,韩国瑜看透了国民党的权力格局。郑丽文作为国民党主席,一上任就把“整合党内力量”当成首要任务,主动拜会韩国瑜时直言“国民党中央党部将是韩国瑜最坚实的后盾”。 这背后是“中央党部+民意机构”的协同逻辑,韩国瑜作为党内少有的兼具基层号召力和民意机构影响力的人物,跟郑丽文结盟既能拿到中央资源,又能借助“一国两区”的路线整合基层力量,一举两得。 反观卢秀燕和蒋万安,还在纠结于地方执政的得失,没看清党内权力重塑的趋势,而韩国瑜已经抢先一步,通过支持“避战路线”把自己打造成“民意代言人”。 他很清楚,国民党过去的内耗就是因为“各自为战”,现在跟着郑丽文的步调走,既能避免被贴上“派系山头”的标签,又能借势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种顺水推舟的政治智慧,卢秀燕和蒋万安显然还没学会。 韩国瑜深知,在当下的台湾政治死局里,任何极端的统“独”主张都没有市场,只有“避战”和“维持现状”才是通吃的筹码。 韩国瑜第一个跳出来支持“一国两区”,不仅能拿到郑丽文的背书,还能在党内树立“团结大局”的形象,让那些还在观望的派系看到他的格局和魄力。 这只老狐狸早就看透了,2028年的选举根本不是统“独”之争,而是“避战”与“主战”之争,郑丽文的“一国两区”刚好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还能巩固基层号召力,这样的路线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通吃筹码。 而卢秀燕和蒋万安还在原地打转,要么被地方利益束缚手脚,要么被政治风险吓退脚步,两者之间的胆色差距,本质上是政治智慧和格局的差距,在2028年的赌桌上,谁能笑到最后,现在已经初见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