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8年,63岁的蒙古俺答汗看上了18岁的孙媳三娘子,于是便抢了过来。这下孙子

熹然说历史 2025-11-25 02:40:11

1568年,63岁的蒙古俺答汗看上了18岁的孙媳三娘子,于是便抢了过来。这下孙子把汉那吉不干了,可他一无兵二无权,又打不过外祖父,一怒之下转投到了蒙古的死对头大明那里!俺答汗气急败坏,立刻率领十几万蒙古骑兵进犯大明,意图讨回这个“逆孙”,大战一触即发! 草原上的一场家族争斗,竟意外终结了明朝与蒙古长达二百年的战争状态。当63岁的俺答汗强娶18岁孙媳三娘子时,他绝不会想到这个冲动举动会改变整个历史格局。愤怒的把汉那吉一脚踢向明朝怀抱,十万蒙古铁骑随即兵临城下,这场危机如何演变为千古和议? 明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土默特部发生了一件震动草原的事件。把汉那吉是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之子,自幼丧父母,由俺答妻一克哈屯抚养成人,他已娶把汉比吉为妻,又纳兔扯金之女为妾,但此妾被俺答夺去,配与鄂尔多斯部。这个决定彻底激怒了把汉那吉。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两年前。隆庆二年(1568年),俺答携十九岁的三娘子往征卫拉特属民,屯扎阿尔泰山巴克地时,三娘子生一子,名不他失礼。俺答汗等举众欢腾,大设”米喇兀”喜筵。尔后,三娘子深受俺答的宠爱和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此时的三娘子已经成为俺答汗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助手。 明朝传说她是俺答汗的外孙女,原受袄儿都司聘,因貌美被俺答汗霸占。袄儿因而欲攻打俺答汗。俺答汗将孙子把汉那吉的未婚妻给袄儿作为补偿。面对祖父的这种做法,把汉那吉极其不满,便与阿力哥等十余人,赶到大同万里长城边界要求明朝大同巡抚接见。 隆庆四年(1570年)九月十三日,发生了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投明事件。当这个消息传到俺答汗那里时,俺答正苦于连年饥荒,拟西掠藏区,途中闻报,忙率兵东返,约诸部南下,想以武力夺回孙子。一克哈屯得知此事后更是痛不欲生,一克哈屯朝夕哭泣,眼睛都肿了,听闻赵全之谋,骂俺答说:“老悖!不遄死,信汉叛儿(指赵全)反覆,乃欲侵汉,汉士马强,安能必得志?是速杀吾孙也!” 俺答汗在得知此事之后,极为不安,因为把汉那吉时他的亲孙子,而且大概率上是他第三代继承人。赵全建议以军事压力逼迫明朝,打下几个堡垒,就不怕明朝不放人。十月初一,俺答以3万骑兵围平虏堡,然后派出零散骑兵到威远一带劫掠,又派出骑兵和赵全等人到各城下面人。 关键时刻,明朝的应对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明朝中央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加上地方上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及大同巡抚方逢时操作下,成功把握把汉那吉与其祖父、鞑靼首领俺答因家事争执而降明的机会。王崇古上奏朝廷,主张对把汉那吉”宜给官爵,丰馆饩,饬舆马,以示俺答”,俺答如果要求放人,就让他交出赵全等人作为交换。 经过几轮谈判,朝廷派出的这个官叫鲍崇德,小百户长一个。这鲍崇德是个”老油条”,他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执行着高拱、张居正、王崇古、方逢时四巨头的指令,一步步把俺达汗诱进一个他们事先设定好的棋局之中。 俺答毕竟最爱这个孙子,因此他才会直奔至大同索人。俺答对于把汉那吉降明,不断有”日夜恐中国戕其孙”的感觉。在孙子安危与政治威信之间,俺答汗作出了选择。王崇古赶紧把此事报告给朝廷,并给出了三个应对策略:厚待把汉那吉,授予他官职,赏赐他宅子和衣食等物,但断绝他与蒙古的联系,以防有诈。如果俺答派兵临境要人,则当谕以恩信,答应让把汉那吉带走,但是俺答需要把投靠他的赵全等人拿来交换。 明阁臣高拱、张居正同宣大总督王崇古、巡抚方逢时等力主以此事为契机,缓解长期以来北方边境兵戎相见的紧张局势。他们优待把汉那吉,“宴赏供帐甚厚”,以引渡出塞逃入板升的雁北白莲教首领赵全等为条件,送归把汉那吉,并准许通贡、互市。 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明穆宗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五月二十一日,俺答汗召集右翼三万户诸台吉、官员及部众会,在大同得胜堡外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接受了明廷所封的”顺义王”称号。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国资源。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 这场意外的和议带来了深远影响。《明史》载:“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1581年,俺答汗因病去世。三娘子成为土默特蒙古的政治核心人物,她”聪慧善谋,兵权在手,上佐虏王,下抚诸部,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维持蒙古右翼地区的稳定,维护与明朝的封贡互市关系。 万历四十年(1612年)四月,三娘子去世,终年63岁。明朝朝廷给予”祭七坛”的隆重祭祀典礼,当时人称赞她”功比边壮士十万不止”。而1583年,辛爱黄台吉(僧格)娶父妾三娘子为哈屯,承袭顺义王爵,号称”彻辰汗”(乞庆哈)。同年10月,掌管板升的把汉那吉坠马而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