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位老人将自己用16年刺绣的一幅佛经图展于杭州灵隐寺,瞬间轰动!有人

熹然说历史 2025-11-23 03:17:08

2010年,一位老人将自己用16年刺绣的一幅佛经图展于杭州灵隐寺,瞬间轰动!有人开价上千万,却被拒绝了。 当这幅高1.84米、宽1.67米,正面绣有532个佛教人物,背面绣有7221字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观经图》收官装裱时,赵亦军已是满头银发,体重只剩下70多斤。这位老人拒绝了天价收购,只为传承一门几近失传的古老技艺。 1946年,赵亦军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家庭。13岁那年,因为家境贫寒,他差点失学。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960年,杭州市政府召集仅存的7位杭绣老艺人,成立了”杭州美艺锦绣合作社”,同时开办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工艺美术学校。赵亦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填写了报名表,将木雕作为第一志愿,刺绣作为第二志愿。阴差阳错,因为当时杭州市政府对杭绣的大力扶持,填选了刺绣的学生都被划分到了刺绣班。 进入刺绣班后,班级里的30多名同学陆续选择了转专业或辍学,偌大的教室里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在默默坚持。细如发丝的绣针时常刺破他的指尖,鲜血染红了洁白的布料。那种钻心的疼痛让他几度想要放弃,但内心深处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却支撑着他咬牙坚持。 这份孤独的坚持打动了杭绣大师张金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看到了赵亦军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性,决定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在张金发师傅的悉心指导下,赵亦军渐渐掌握了杭绣的精髓。他了解到,宋高宗南渡后,宫廷奢靡之风日盛。彼时,朝廷专门设立”文绣院”,聚集几百位来自各地的能工巧匠,专门绣制宫廷服饰。 时光荏苒,赵亦军在杭绣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1994年,在经过大量的前期构思后,赵亦军的佛教题材代表作《观经图》终于落下了第一针。彼时,赵亦军49岁,体重140斤。为了这幅作品,他开始了长达16年的苦行僧般的创作生涯。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棱洒进不足10平方米的工作室时,赵亦军已经端坐在绣架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其中最大的一幅《观经图》高1.84米、宽1.67米,正面包含了532个人物,背面则绣了7221个字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整幅作品花了整整8年时间,其门幅之大、人物之多、耗时之久、针法之全是杭绣史上绝无仅有的。为了表现佛像面部的细腻,赵亦军刺绣人物面部时,在细致的地方,一根花线要劈成16丝来使用,眼角眉梢,几针下去,人物神情便跃然而出。 创作过程中,赵亦军遭遇了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在《观经图》的绣制过程中,赵亦军因为过度劳累,一场普通的胆囊炎发作,差点要了他的命。他在医院里整整住了13个月,40℃的高热整整持续了40多天,其间开了8次大刀,摘除了胰腺、切除了胆囊、大肠,小肠也只剩下了三分之二。医生告诉他,存活的概率不到10%。 在生死关头,正是对《观经图》的牵挂让赵亦军重新燃起生的希望。“也许是因为我魂牵梦萦的《观经图》还没有完成,还有500多位菩萨等着我去绣完,所以我又活过来了。”赵亦军说。病愈出院后,赵亦军马上投入到停滞已久的《观经图》绣制工作中,但因为他的身体极度消瘦,即使事先已经在凳子上铺上了厚厚的棉垫,嶙峋的骨头还是会把他刺得生疼。因为生病,他的指尖也几乎失去了知觉。 2010年,这幅历时16年完成的《观经图》在杭州灵隐寺展出。当这幅巨制揭开神秘面纱的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被深深震撼了。532个佛教人物神态各异,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宫廷杭绣的精湛技艺。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浙江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赵亦军的这副《观经图》获特等奖,被专家评估估值高达千万。有收藏家当场开出了上千万元的高价希望收购,却被赵亦军婉言谢绝了。 面对天价的诱惑,对于这位艺术家来说,他早已抛开了金钱和名利,他的初心一直都是传承杭绣。他深知,作为杭绣的唯一传承者,这固然光荣,但也代表着一旦他离去,杭绣将后继无人。为了让宫廷杭绣技艺得以传承,赵亦军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2020年9月,赵亦军大师编著的《宫廷杭绣》在政府的支持下自己花费了11.8万元正式出版,对于月退休金仅四千的赵大师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赵亦军,从1999年因病提前退休至今,他每天坚持在工作室刺绣至少8小时,谢绝了不必要的人情往来。76岁的赵亦军说起杭绣,仍然是精力充沛,热情满满。他说:“现在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抓紧时间多绣几幅作品。我希望在亚运会期间能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能展览宫廷杭绣作品,这不仅是我毕生的心血,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艺术瑰宝,好让世界各国的友人欣赏并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是多么精美绝伦。” 赵亦军大师一直兢兢业业,他的坚持为杭州刺绣艺术的发展和延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说:“我深深地领悟到,人这一生不是为了带走些什么,而是为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我认为杭州宫廷绣是姓杭的,我作为三代杭州人,想将宫廷绣存下来,让小辈们能看到杭州有这么美的东西。”这是赵亦军一生的心愿,也是他从艺56年的使命使然。

0 阅读:1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