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球哗然,20号下午俄国家杜马上演罕见一幕,450名议员零反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1-23 18:52:08

俄罗斯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球哗然,20号下午俄国家杜马上演罕见一幕,450名议员零反对、零弃权,清一色投了赞成票,一份给政府的呼吁书直接砸向欧盟,敢动我3000亿美元冻结资产,就别怪我“以牙还牙”绝不留情。 莫斯科的国家杜马大厅在20号那天静得可怕,随后爆发出的却是一种近乎令人窒息的统一意志。整整450名议员,在决定国家钱袋子命运的关键时刻,居然没有人投反对票,也没有人弃权,大屏幕上是一片清一色的赞成绿灯。这在任何现代议会政治中都属于极为罕见的一幕,它传递出的信号寒意逼人:对于欧盟盯着的那3000亿美元被冻结的家底,俄罗斯这次是准备彻底要把桌子掀了。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投票,更像是一封发给布鲁塞尔的“宣战书”。事态之所以突然升级,是因为欧盟最近算盘打得太响。这笔巨款的大头——大约1910亿欧元——正躺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里睡觉。西方国家现在的计划是,不想直接生吞这笔本金(毕竟太难看),而是要把这笔钱产生的利息收益拿出来,作为一个巨大的抵押杠杆,去凑大约1400亿欧元的资金。这笔钱打算给谁?给乌克兰修桥铺路,甚至换成武器弹药再打回来。这种“拿你的钱打你”的操作,在普京眼里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盗窃”,跟举白旗搞“经济投降”没什么两样。 面对这种步步紧逼,杜马全票通过的呼吁书其实是在给政府手中的一把尚方宝剑开刃——那就是早在2023年就签署生效的《反扣押法》。这张底牌极其狠辣:如果西方敢动俄罗斯的资产,莫斯科就有权将西方企业在俄境内的资产直接“划转”给俄国库,或者用来赔偿受损的本国实体。这不再是打嘴仗,而是实打实的资产置换风险。 此即为何波兰与波罗的海诸国在侧欢呼雀跃,恨不能即刻付诸没收之举,而德国和法国却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额头汗如雨下。这完全是一笔不对称的账:波兰在俄罗斯没什么产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德国不一样。巴斯夫这样的化工巨头、大众汽车这样的制造业航母,都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砸下了真金白银的重资产。早在之前,德国基尔研究所便已精确估算。一旦“以牙还牙”机制开启,仅德国企业就可能陷入巨额亏损,损失预计高达240亿欧元,形势不容小觑。奥地利、意大利这些国家的企业同样是被绑在这艘船上的蚂蚱。 现在局面变得极其讽刺,比利时作为钱款的“看守人”,反倒成了最惊恐的那一个。钱在他们家银行里,法律战的第一刀肯定砍向他们,随后连锁反应会炸到整个欧元区的信誉地基。这早已不是简单的援乌问题,而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全球金融信任体系的豪赌。从2022年冲突爆发最初西方国家一拥而上冻结央行资产开始,金融圈的“潘多拉魔盒”就已经打开了一条缝。 如今,后果于全球范围内渐次显现,其影响之深远,远超预期。诸多难题接踵而至,警示着我们需即刻重视并采取行动,以应对这一严峻局势。眼看着俄罗斯的美元和欧元资产像人质一样被扣押,印度、巴西这些新兴经济体都在默默调整自己的避险策略。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被收割的对象,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不得不站出来提醒,动主权资产这事儿严重违背国际法。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抛售欧元买入黄金,而俄罗斯自己也早就在大幅度将储备转为人民币和实物黄金,这种“去美元化”的动作正在像涟漪一样扩散。 这场博弈的时间窗口卡得非常微妙。眼瞅着12月的G7峰会就要开了,这不仅是给欧盟各国内部争吵不休的“分赃大会”施压,更是因为大洋彼岸的风向可能要变。大家都清楚,那个叫特朗普的男人如果重新入主白宫,美国的援乌力度很可能会断崖式下跌,到时候所有的经济包袱都会甩给欧洲自己扛。泽连斯基那边自然是巴不得西方赶紧把这笔冻结款变现,但对于默茨、马克龙这些欧洲领导人来说,现在却陷入了真正的两难:往前一步是法治和信誉的崩塌,以及自家企业在俄资产的“火葬场”;往后一步则是资金链断裂的乌克兰战场。 俄罗斯杜马的这450张赞成票,把这种矛盾彻底摆到了台面上。这不光是为了那3000亿美金的归属,更是关于未来全球究竟按照谁的规矩来玩钱的问题。如果“冻结变没收”真的成为既定事实,那么西方世界辛苦建立百年的金融契约精神,恐怕要比那几千亿现金贬值这一现实来得更令人胆寒。当冬天天然气使用高峰即将来临,这局大棋怎么走,欧洲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们恐怕没几个晚上能睡好觉。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