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当年抢走了中国大量土地,现在这些地方却变成了荒地,一棵庄稼都没种!一个让人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1-24 12:55:20

俄罗斯当年抢走了中国大量土地,现在这些地方却变成了荒地,一棵庄稼都没种!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摆在眼前:俄国当年费尽力气抢走的588万平方公里土地,如今大部分荒废,这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中国。 要是跟你说,拿这每公顷三十来块人民币——顶多也就是一份快餐钱,就能在俄罗斯远东租下一整年肥得流油的地,你信吗? 这事儿还真不赖这价格白菜,实则是那片地荒得让人心里发慌。就在不久前,有中国企业砸下1.76亿去那边包了11.5万公顷的土,准备用来搞饲料和种粮。 但这背后摊开来看,却是一幅极度割裂的图景:一边是中国这边挤着一亿人口把地种出了花,另一边是仅仅隔条江、和我们曾经山水相连的广袤土地,如今野草疯长,静悄悄地晒着太阳。 很多人提起这段历史就意难平。想当年,《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这几张屈辱纸,硬是让清政府在刀枪逼迫下,把这块相当于三分之一中国、甚至是三个法国大的土地拱手让人。 那会儿沙俄为了这588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又是动武又是搞外交诈术,甚至后来不惜策动外蒙独立,才把这战略缓冲区攥在手心。 可讽刺的是,费了那个老鼻子的劲抢回去百十来年,到现在除了那一星半点的矿区和哨所,大部分地皮竟然还维持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原始样貌。 但这能不能赖俄罗斯人懒?也不全对,这账得算在老天爷头上。 虽说有不少区域跟咱东北纬度差不多,但这地底下的脾气可差远了。那可是永久冻土的天下,往下挖个几米,土层硬得跟生铁似的,种子别说发芽,根都扎不下去。 哪怕是在所谓的“温暖期”,全年的无霜期也就那一两个月,要是赶上北极圈寒流发威,气温能直接干到零下七十度。 咱普通的小麦玉米扔这儿,基本还没抽穗就被冻死了。 更别提这里头只有不到1%是像样的平原耕地,剩下的全是大山和沼泽。 俄罗斯人自己心里也苦。远东这块地儿,面积看着吓人,也就是那两三个大点的城市还凑合有些人气,但也都在那几个固定的点上。 稍微出了城,那真是只能听见风声。整个远东还没咱中国一个大城市人多,这本来就那点可怜的壮劳力,又都在往莫斯科那样的欧洲中心扎堆,或者被资源开采给吸走了。 谁愿意在离首都6000公里、冬天能冻掉耳朵的野地里开荒? 这也导致哪怕政府象征性地往外放那200多万公顷的闲置农地,甚至给出超低的租金诱惑,真正敢接盘的也寥寥无几。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地儿的发展路子早就走偏了。从当初沙俄那一辈起,眼珠子盯的就是皮毛、木材和那个朝思暮想的太平洋出海口,压根就没想过把这儿变成粮仓。 如今也是一样,俄罗斯眼里那是钻石、石油和天然气的天堂,搞那种投入大、回本慢还要修桥铺路的农业,哪有挖矿来钱快? 要知道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修一条柏油路,那成本高得能让财政部长心脏骤停。 这就造成了一个怪圈:地是好地(外贝加尔甚至被证实很适合牧草和谷物),但没人种、没钱修路、还没政策稳定性。 哪怕中国企业这几年去投资,也得时刻提防着当地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政策摆钟——既想让你掏钱开发带动就业,又怕外资势大把资源都拿走了,这小心思哪怕在这每公顷30多块的租金里也藏不住。 站在黑龙江边往北看,这种对比是无声且震撼的。 同样的季风气候,这边是车水马龙、不管平原还是草原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那边却像是个被时间遗忘的荒岛,大把的黑土地和能养活千万牲畜的牧场,就在政策的纠结和严寒的封锁中成了野兔的乐园。 说到底,这片土地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它照出了当年列强扩张时的贪婪,也照出了如今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 不管是曾经的资源掠夺,还是现在有心无力的出租,历史似乎在用这种长满荒草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关于“得与失”的最真实的寓言。 土地就在那里,但如果不去善待它、没能力经营它,抢来再大面积的版图,最后也只能是一片没有生机的颜色。 参考资料:1.中企花1.76亿租用俄11.5万公顷荒地49年——新京报 2015-06-10 09:05:53 2.中捷资源赴俄租地发展农牧业 股东现万向兴业等资本大鳄身影——2015-06-11 13:39·每日经济新闻

0 阅读:0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