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到底是哪里病人开“多动症”的药,为什么要在户口簿上盖章?为什么医院公布的流程中,只字未提要“盖章”?为什么六大类重性精神疾病,只需要身份证和病历即可取药,而“多动症”患者的待遇更严苛?为什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工作人员,口口声声说这是执行“上面”的规定?“上面”到底是哪里?根据《南方周末》,多名“多动症”患者表示,前往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在准备开具药物“专注达”时,遭遇了一项匪夷所思的要求:必须在自己户口簿的个人页面上,加盖一个醒目的红色印章,上面写着“精神病一类药品取药”。这一“标记”患者的做法,在山西地区大致始于2022年前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南方周末》记者循线追查,却陷入了一场典型的“罗生门”。山西省公安厅表示不了解情况,建议找派出所;太原市迎泽区派出所的民警则暗示这是医院的规定,建议“自己商量”。太原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直言“没听说过”,甚至表示“说得难听点,就是患有高传染病的人,我们都不会给人家盖章”;而山西省卫健委则将皮球踢回医院,称“掌握政策都在医院里头”。一圈电话下来,“上面”成了一个神秘的、无人认领的模糊存在。有分析推测,此举或与药物需要防滥用有关,但防范滥用,与在公民身份法定证件上留下“精神病”印记,性质显然完全不同。整起事件最荒谬之处,莫过于那个无所指又无所不在的“上面”。一句“上面规定的”,成了推卸责任、拒绝解释的万能挡箭牌。医院是执行者,卫健委表示不知情,公安系统置身事外,那么这个能出台如此奇葩规定、却无需露面和担责的“上面”,莫非是隐形人?规则不合理的背后,更是对特定患者群体的系统性污名化。将神经发育差异的疾病,简单粗暴地盖章定为“精神病”,无异于在现代社会重现“刺配金印”的陋习,让病患在求医问药的同时,还要承受身份被永久标记的风险与羞辱。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懒政,就是一刀切。法治社会,容不下任何藏头露尾的“土政策”。那个神秘的“上面”,应该出来走两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