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说:“我觉得殷秀梅是一个特没劲的人,她生活当中除了唱歌就没别的,打扮的跟阿拉

悠然话史 2025-11-20 13:48:07

姜昆说:“我觉得殷秀梅是一个特没劲的人,她生活当中除了唱歌就没别的,打扮的跟阿拉伯人似的,1984年春晚,我是编导组的成员之一,选节目时,我极力推荐她演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   2022 年虎年春晚后台,殷秀梅正和阎维文彩排《春风十万里》。   姜昆突然从侧幕探出头,笑着调侃:“老殷,这次造型终于不像阿拉伯人了!”一句话让后台笑声四起,也让人想起他曾说过的那句 “吐槽”——“殷秀梅是个特没劲的人”。   姜昆能有这般轻松的调侃,源于他与殷秀梅四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1950 年,姜昆出生于北京,早年师从马季,是中国相声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不仅擅长相声创作与表演,还多次参与大型文艺活动策划,1984 年春晚就是典型。   当时他既是主持人,又是编导组核心成员,这份双重身份让他对殷秀梅的了解远超旁人。   正因为是老伙计,他才敢用 “特没劲” 这种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她的熟悉与亲近。   1984 年春晚筹备期间,各地报送的节目堆积如山,姜昆却格外关注殷秀梅的演唱。   那时他已凭借《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等相声火遍全国,在文艺圈有足够话语权。   但他并未因个人名气轻视新人,反而力排众议推荐《党啊亲爱的妈妈》。   后来他说 “选节目时极力推荐”,正是想强调自己没看走眼 —— 既认可歌曲的价值,也看好殷秀梅的实力。   这份对艺术的判断力,是他敢公开 “吐槽” 又力挺她的底气。   而 “生活当中除了唱歌就没别的” 这句 “没劲” 的评价,实则是夸殷秀梅对艺术的极致专注。   姜昆与殷秀梅相识多年,深知她的生活轨迹:除了演出就是练声,很少参与应酬聚会。   上世纪 80 年代,文艺圈聚会频繁,殷秀梅却总以 “要练声” 为由提前离场。   姜昆看在眼里,嘴上说 “没劲”,心里却佩服这份纯粹 —— 在他看来,搞艺术就需要这种心无旁骛的劲头。   这种 “反话” 式的认可,只有多年挚友才懂其中真意。   “打扮得跟阿拉伯人似的” 这句调侃,则源于 1984 年春晚造型的仓促。   当时殷秀梅接到春晚通知时,距离直播仅剩两天,服装和发饰只能临时拼凑。   姜昆作为编导组成员,全程见证了她的慌乱:跑遍北京服装店,才找到一件华丽却略显夸张的演出服。   直播当天,看到殷秀梅头戴繁复头饰、身披亮色披风的造型,他就觉得 “像极了阿拉伯服饰”。   后来回忆起这段插曲,他总拿这句调侃开涮,既是笑当年的仓促,也是怀念那段共同奋斗的时光。   其实,姜昆对艺术的这份敏锐,早在他的相声生涯中就已凸显。   上世纪 70 年代末,他的相声作品紧跟时代,用幽默讽刺社会现象,深受大众喜爱。   1983 年首届春晚,他作为主持人与表演者,为春晚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文艺活动组织经验,也让他更懂殷秀梅对造型 “不讲究” 背后的专注 —— 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歌声上。   这也是他虽调侃造型,却始终力挺她的重要原因。   两人的友谊,还与姜昆的家人有着不解之缘,这让他的 “吐槽” 更显亲切。   殷秀梅早年曾跟随姜昆的太太李静民学唱歌,姜昆便常以 “半个师傅” 自居。   有一次,为了帮殷秀梅争取到北京发展的机会,姜昆甚至耽误了自己的婚礼筹备。   直到婚礼临近,他才匆忙赶回去处理琐事,这份仗义让两人的友谊超越了普通同事。   正因为这份 “一家人” 般的亲近,他才敢毫无顾忌地说出 “特没劲”“像阿拉伯人” 这样的话。   2018 年,姜昆与殷秀梅一同参加文艺志愿者活动,走进甘肃天水师院。   面对台下渴望知识的学子,姜昆再次提起那句 “吐槽”:“殷秀梅这人‘没劲’,但就是这份‘没劲’,让她唱红了一首首经典。”   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年轻人,搞艺术不需要太多花架子,专注与坚持才是关键。   殷秀梅在一旁笑着反驳:“还不是你当年推荐节目时,没给我留够准备造型的时间!”两人一逗一捧,像极了相声搭档,台下掌声不断。   如今,73 岁的姜昆虽逐渐减少舞台演出,但仍活跃在文艺事业一线。   姜昆常会关注她的演出动态,有时还会在社交媒体上 “调侃”:“老殷还是这么‘没劲’,但歌声还是这么顶!”   姜昆说出那句 “吐槽”,从不是真的否定殷秀梅,而是用挚友独有的方式,认可她的专注、怀念共同的经历。   他与殷秀梅的友谊,也因这番 “吐槽” 更显真实可爱,成为文艺圈的一段佳话。   如今,两人虽已步入晚年,但对艺术的热爱从未减退,仍在以各自的方式发光发热,而那句 “特没劲” 的调侃,也成了两人友谊与艺术追求的独特注脚。     信源:央视网《歌声传奇姜昆“埋怨”殷秀梅曝其差点耽误婚事》

0 阅读:0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