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出来了,面相憨厚的石破茂,才是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   要是光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19 17:45:31

终于看出来了,面相憨厚的石破茂,才是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   要是光看长相,石破茂实在不像个能在日本政坛掀起波澜的人物。说话慢悠悠,表情也不多,往那一站就像个普通的邻家大叔,跟小泉纯一郎的张扬、安倍晋三的精明比起来,显得格外“不起眼”。可就是这个看着憨厚木讷的人,一出手就让外界看清了门道——他怕是近25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日本首相了。   这话可不是随口乱说,从他的行事作风到外交选择,处处都透着实打实的诚意,比那些整天喊着“友好”却干着挑衅事的政客靠谱多了。 石破茂身上最显眼的标签,就是田中角荣“最后的弟子”。   这层关系可不是攀附来的虚头巴脑的名头,而是实打实的传承。他的父亲石破二郎和田中角荣都出身农村,在政坛上交情深厚,父亲去世后还是田中角荣亲自担任治丧主席。   等石破茂走上仕途,田中更是手把手带他,从选举事务到政治理念,倾囊相授。而田中角荣在日本政坛最硬的招牌,就是当年力排众议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他眼里,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两国关系的根基在民间,得靠文化、教育这些实打实的交流来夯实。   这份理念算是刻进了石破茂的骨子里。他上台后没像往届首相那样先去美国“报信”,反而迅速派外相访华,还特意重新明确要继承“村山谈话”的外交原则。   要知道,“村山谈话”可是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的正式谢罪声明,后来被安倍晋三悄悄改写,把“殖民统治”“侵略”这些关键措辞都给抹了。石破茂敢把这份谈话重新捡起来,光是这份勇气,就比近十几年的其他首相强太多。   更有意思的是,他见中国外长王毅的时候,特意在首相官邸挂了幅写着“解衣”的汉字书法,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解衣推食”的典故,意思是愿意掏心窝子合作,这份文化上的默契,可不是装得出来的。 在最敏感的历史问题上,石破茂更是踩准了中日关系的“痛点”。   近二十多年来,日本首相里没几个能绕开靖国神社这个坎儿:小泉纯一郎任内年年参拜,安倍晋三卸任了还往那儿跑,岸田文雄每年8月15日都要送“玉串料”讨好保守派。   可石破茂执政快一年,别说亲自去参拜,连献祭品这种擦边球都没打。右翼媒体气得骂他“软弱”“国贼”,党内大佬也在国会质疑他“不懂爱国”,他就慢悠悠地回了句:“缅怀先烈不该与美化战争挂钩,正视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这话听着朴实,却戳中了要害——中日关系的疙瘩,根源就在历史认知上,石破茂这不回避、不敷衍的态度,本身就是最珍贵的友好信号。 要是说历史态度是“软实力”,那他在外交和经济上的务实操作,就是实打实的“硬支撑”。   这些年日本政坛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事得看美国脸色,尤其是在对华问题上,跟着美国搞“围堵”似乎成了政治正确。安倍搞“自由印太战略”,岸田强化“日美同盟”,本质上都是把日本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可石破茂偏不,他早就说过:“日美同盟重要,但不能是全部,跟中国这些邻居搞好关系,才是生死攸关的事。”   在地区问题上,石破茂的冷静更是难得。他从小就爱读军事读物,对防卫领域门儿清,可这份专业没让他变成鹰派,反而让他更懂“不挑衅”的重要性。   之前自民党大佬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说什么“台湾有事日本不会坐视不管”,石破茂直接在电台节目里怼了回去:“历代政权都不会这么明确断定,这是在引火烧身。”   他心里门儿清,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有历史罪责,真要是踩了红线,不光中日关系要崩,日本自己也得卷进麻烦里。后来他的政府甚至警告在台日本侨民“台海冲突无法撤侨”,这其实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外界:别瞎起哄,真打起来谁都罩不住,还是老实守规矩好。   当然,有人会说他也搞过《防卫白皮书》,里面提了“中国威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可仔细琢磨就知道,日本政坛右翼势力盘根错节,石破茂也得平衡各方压力,有些表态不过是做给国内保守派看的。   真到了实际操作层面,他还是把务实放在第一位——一边在口头上应付美国,一边赶紧跟中国交底,强调“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基础”,愿意加强合作。这种“外圆内方”的做法,在当下的日本政治环境里,已经是能做到的极限了。   对比这25年来的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友好不是喊口号,而是藏在细节里:田中角荣传下来的务实基因,让他懂中日关系的根基;不参拜靖国神社的坚持,让他没在历史问题上添堵;拒绝跟美国围堵中国的底气,让他守住了合作的底线;批评激进对台言论的清醒,让他避开了冲突的雷区。   这些事单独看不算惊天动地,但凑在一起就会发现,他是真的把“友好”当成了政策,而不是选举时的噱头。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