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陈威拉恭,在脸书发帖子说:“东方大国那边当着泰国国王的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19 14:44:10

泰国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陈威拉恭,在脸书发帖子说:“东方大国那边当着泰国国王的面儿明明白白说了,要整50万吨泰国大米,这买卖就这么定了!”网上不少网友唠嗑:“中泰这波大米交易也太敞亮了,纯纯的互相给力啊!” 泰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大米出口国,其大米品质优良,在全球粮食市场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而东方大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尤其是在大米这一主粮方面,稳定且充足的供应至关重要。   泰国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个国家的水稻种植历史能追溯到数百年前,世代相传的种植智慧已经融入了每一寸稻田。   尚泰集团发起的“Central Tham”可持续发展项目,专门保护着来自泰国8个省份10个社区的19个不同水稻品种,这些品种里既有大家熟知的茉莉香米,也有濒临灭绝的高价值本地品种。   就拿素林省产出的茉莉香米来说,这种米粒修长饱满,煮熟后散发着自然的清香,咀嚼起来软糯中带着嚼劲,早就成了全球高端大米市场的“明星产品”。   董里省的Bao Yod Muang Trang Rice则带着独特的果香,清莱省的Kao Niew Kieo Ngu糯米在制作传统甜品时更是不可替代,这些多样化的品种让泰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上始终保持着独特竞争力。   2024年举办的泰国大米节上,“Tham Kub Kao -泰国大米,泰国风味”的主题展览吸引了全球买家的目光,参展的每一种大米都标注着清晰的产地和种植技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泰国大米口碑的基石。   不过泰国大米产业最近正面临不小的挑战。泰国国际贸易厅2025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年前8个月泰国大米出口总量仅为504万吨,同比下滑了近24%,出口额更是下跌超过30%,仅为29.8亿美元。   全球市场供应过剩、主要买家进口需求放缓,再加上泰铢升值削弱了价格优势,多重压力让泰国稻农和出口商愁眉不展。就在这个节点上,中国抛出的50万吨大米订单,无疑给泰国大米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对优质大米的需求从来都没有减弱过。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数据证实,中国作为世界水稻起源地,有着长达10万年的水稻演化史,大米早已成为亿万国人餐桌上的核心主食。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中国大米产量达到2.44亿吨,而同期消费量就有2.41亿吨,98.77%的产量都被国内市场消化,这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中国粮食市场的庞大体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早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从泰国香米到五常大米,高品质稻米越来越受青睐。   京东超市的销售数据就很有说服力,2024年“双十一”期间,五常大米新米销量同比增长124%,日销量环比甚至超过3倍,这股消费升级的浪潮,让泰国优质大米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更关键的是,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战略高度,稳定且充足的主粮供应,是保障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石。   这次50万吨泰国大米的采购,既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主食的需求,也进一步丰富了粮食储备的品类结构,为粮食安全再添一道保障。这单生意能顺利敲定,高效的物流通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老铁路这条“黄金大道”,正成为中泰贸易的坚实桥梁。中国一带一路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已达524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就有1210万吨,覆盖了包括泰国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区。   “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的开通,让泰国农产品运往中国的时间大幅缩短,之前需要数十天的运输路程,现在通过公铁联运模式,全程时间能减少约14天。   在云南磨憨铁路口岸,智慧通关系统让16吨进口榴莲通关仅需5分钟,这种“零延时”的通关效率,彻底解决了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难题,也让泰国大米能以更新鲜的状态抵达中国消费者手中。   2024年一年,中老铁路就完成了26万吨进出口果蔬的运输,同比增长高达175%,这条钢铁大动脉,正让中泰贸易的活力持续释放。   这波大米交易背后,是中泰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度契合。泰国国际贸易厅厅长阿拉妲透露,泰国与中国中粮集团关于剩余28万吨政府间贸易合同的谈判进展顺利,这意味着未来双方的大米合作还将持续深化。   泰国方面正积极通过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拓展市场,而中国则通过稳定的采购,为泰国农业产业提供支持,这种互补共赢的模式,让两国贸易关系越走越近。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