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央媒对年轻明星的偏爱已经从“挥手叫好”变成“眨眼点赞”了。 这种变化究竟反映了什么? 近段时间,“妹宝”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央视的报道和评论里。 可能是全红婵在跳水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也可能是王楚钦在乒乓球里的快速成长,或者赵今麦在演技上的不断突破。 这些年轻人,似乎都被央媒“特别关爱”。 为什么央媒会如此青睐年轻一代? 也许是不舍得他们的潜力,也许是想用活泼的语言激励更多年轻人奋勇向前。 过去提到“青年力量”,多用官话和鼓励语调,而现在,“一口气加油”“一眨眼加油”这样的表达反倒更接地气、更温暖。 它们在告诉年轻人:你们的努力被看见,也被喜欢。 但也有人质疑:这样的“偏心”是否意味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变迁? 是不是在无形中加强了年轻人的焦虑感? 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化——企图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激发年轻人的动力? 实际上,央媒用“妹宝”这种亲昵称呼,不仅仅是粉丝的喜爱,更反映出社会对新一代的期待与认同。 年轻人真值得被“偏心”吗? 答案或许在于,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努力,那个未来就值得我们一再“加油”。 最终,这种偏心,是鼓励,也是希望。 无论“眨眼”还是“挥手”,都在告诉我们:年轻的力量,值得被看见、被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