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轮点球,10脚射门,0个进门。”弹幕刷疯了:这比分比我的期末成绩还离谱。 2021年陕西全运会女足半决赛,奥运联合队对上北京队。 前5轮3比3,第6轮到第10轮,两边像约好似的,一脚比一脚飘,球不是上天就是撞柱。 看台上的王霜双手抱头,吴海燕直接蹲地上,镜头扫过去,俩国脚的表情写着同一句话:这球我也接不住。 有人吐槽“女足基本功差”,数据却挺扎心:FIFA统计,男足点球命中率75%,女足65%,差10个百分点。 再往下扒,男足平均一年能踢8次点球决胜,女足满打满算2次,实战经验直接砍半。 再加上全运会“必须夺冠”的死命令,心理教练? 不存在的;数据分析? 靠教练吼。 一脚踢飞,全网热搜,压力直接拉满。 更尴尬的是钱。 男足一场亚冠赢球奖够女足全队吃一年,俱乐部配心理师、配射门分析师,女足很多队连定点球教练都凑不齐。 2022年足协被迫打补丁:女超俱乐部必须加“点球专项训练”。 规定出了,预算没涨,教练只能把球门拆成两半,一半练射门,一半当快递点。 所以别光笑“菜”。 换你在几万人盯着、领导盯着、工作合同盯着的三角夹击里,可能连球都不敢摆。 点球大战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是脚法,是平时谁真给女足花钱、谁真让姑娘安心踢球。 9个飞点球,飞的不是技术,是账本和心态。 下次再看到女足踢丢点球,先别刷“我上我也行”。真上的话,你可能连球都不敢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