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这次全红婵复出 ​她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她整个人比之

名城探寻 2025-11-08 08:09:48

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这次全红婵复出 ​她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她整个人比之前胖了一圈。 了解全红婵的人都知道,她的体重变化早有迹可循。14岁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时,她还是个没长开的小姑娘,身高刚过1米4,体重才70多斤,站在10米台上像个轻巧的小飞燕,空中转体又快又稳。 可过了两年,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开始自然发育,身高窜到1米55,体重也跟着涨到90多斤,站在跳台上明显比以前圆润了些。 这不是她不自律,而是16岁的年纪,骨骼和肌肉都在生长,体重增加本就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跳水队的营养师盯着呢,根本不是外界猜的“不控制饮食”。 消息刚传出来时,不少人替她捏把汗。跳水这项目,对身体控制要求到了极致,哪怕多一斤肉,空中转体时都可能慢半拍,入水时的阻力也会变大,水花就难压得干净。 之前有过不少运动员,就是因为青春期体重波动没调整好,动作失误变多,慢慢就淡出了主力阵容。有人在网上说“全红婵要完了”,还有老教练在采访里委婉提“体重会影响动作稳定性”,没人敢打包票她复出能拿出好成绩。 但全红婵和她的教练团队没慌。何威仪教练跟着她好几年,太清楚她的特点——爆发力强、入水角度准,这些核心优势没丢,体重增加的影响完全能通过训练调整。 他们先改了训练计划,每天加练1小时核心力量,用弹力带练腰腹,举小重量哑铃练手臂,就是为了保证转体时的爆发力不减弱; 又一点点抠动作细节,把原来空中转体的节奏放慢0.1秒,让身体有更多时间适应体重变化,连入水时的手臂角度都微调了2度,专门应对可能变大的阻力。 全红婵自己也拼,训练时别人练5组动作,她主动加2组,每次跳完都盯着回放视频看,跟教练讨论哪里还能再改进,连吃饭时都在琢磨动作节奏。 复出后的第一场比赛,2024年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10米台,她就用成绩堵住了质疑的嘴。预赛里,她跳的第一个动作201B(向后翻腾半周屈体)就拿到81分,水花压得跟以前一样干净; 到了决赛,最后一跳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她空中转体时身体绷得笔直,入水时几乎没溅起多余水花,裁判直接给出三个9.5分,最终总分437.45分,比第二名高出近30分,稳稳拿了冠军。 赛后采访时,有记者问她体重的事,她挠挠头说“练的时候累点,但动作顺了就好了”,语气里全是踏实。 很多人没意识到,全红婵这次复出的意义,早不止“胖了还能赢”这么简单。跳水界一直有个隐性的压力,就是运动员要尽量维持“标准体型”,尤其是女运动员,青春期体重变化常被当成“麻烦事”。 可全红婵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真正的实力不是跟身体发育较劲,而是能跟着身体变化调整自己——核心技术扎实,再加上愿意下苦功优化细节,体重增加根本不是障碍。 她没被外界的声音打乱节奏,也没因为身体变化焦虑,就凭着一股“我能行”的劲,把别人眼里的“问题”变成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说到底,运动员的成长从不是一条直线,身体会变,状态会有起伏,但真正的强者,从不是永远保持完美,而是能在变化里找到新的平衡。 全红婵这次复出,不仅赢了比赛,更打破了“运动员必须保持固定体型”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看到,比起外在的体重数字,扎实的技术和稳定的心态,才是赛场上最硬的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0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