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1-07 16:00:30

台积电董事长发话了!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给出的答案! 这座小岛的繁荣早已和台积电的芯片产线深度绑定,而这种绑定,又建立在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与两岸经贸的高度依存之上。 先看台积电对台湾经济的“绑架式”贡献。 2025年数据显示,半导体产业已占台湾地区GDP的18%,而这之中,台积电一家就贡献了近七成份额,换算下来,每五块钱的经济产出里,就有一块来自台积电。 产业联动效应同样不可忽视:从上游的材料供应到下游的封装测试,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在台湾雇佣了超过50万人,这意味着每20个就业人口里,就有1个靠芯片吃饭。 放到资本市场,台积电的市值占台股总市值的28%,岛上几乎所有家庭的养老金、理财账户,都或多或少持有其股票;2025年三季度财报里那4523亿新台币的净利润,更直接关系着无数家庭的收入预期。 刘德音强调的“工厂无法运作”,藏着台积电致命的供应链软肋。 这家芯片巨头的先进制程全靠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这种机器单台售价超1.5亿美元不说,核心零部件40%还来自美国,ASML更早已在设备里预埋了远程管控机制。 2025年10月大陆出台的稀土管制公告,又让这一问题变得更棘手:半导体生产必需的抛光粉、磁性涂层都离不开稀土,而全球90%的稀土供应来自大陆,新规要求含0.1%以上中国稀土的芯片出口需审批,这直接导致台积电四季度出货量预计下滑15%。 美国的设备卡脖子问题同样突出,2025年9月特朗普政府吊销了台积电南京厂的设备进口授权,就连16纳米这样的成熟制程扩产,都成了奢望。 一旦冲突发生,这些供应链环节只要断一处,台积电的产线就会陷入“停摆螺旋”。 有人寄望美国建厂能成为“备份方案”,可现实早已给出答案。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四年累计亏损超88.5亿人民币,2025年投产的第一座厂良率仅60%,远低于台湾本土95%的水平,单晶圆生产成本还比台湾高20%。 当地工人连基本的晶圆洁净操作都不熟练,工会还频繁要求涨薪,原本计划2024年量产的5纳米工艺,拖到2025年才勉强投产,第二座厂甚至直接推到2027年以后。 台积电管理层私下抱怨,美国的法规审批能拖垮项目进度,光环保许可就耗了18个月。 这说明台湾的芯片生态是几十年攒下的家底,从熟练技工到上下游配套企业,根本没法复制,所谓的“分散风险”不过是自欺欺人。 但台湾经济的另一根救命稻草,两岸经贸,同样经不起冲突的冲击。 2024年,台湾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额达1506.19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31.7%;而当年台湾总贸易顺差仅806.08亿美元,其中近87%都来自两岸贸易。 电子组件自不必说,52%的出口都流向大陆;就连凤梨、莲雾这类农产品,大陆同样是最大买家。 富士康在大陆的工厂雇佣了超百万工人,占其全球产能的70%,要是两岸关系破裂,这些订单和就业岗位会瞬间蒸发。 更现实的是能源问题,台湾的天然气和煤炭进口有相当比例经大陆港口转运,一旦运输中断,别说工厂开工,民生用电都成问题。 台积电2025年三季度财报里,331亿美元营收、59.5%毛利率的风光背后,本质是踩在全球供应链与两岸和平的钢丝上。 刘德音的警告,其实是看清了台湾经济的真相,看似靠芯片风光无限,实则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台积电这一个篮子里,可这个篮子的提手,还攥在别人手里。 一旦冲突发生,供应链断供、两岸贸易停摆、外资仓皇撤离会同时发生,别说芯片产线,整个台湾的经济循环都将彻底凝固,“经济死岛”的预判绝非夸张。

0 阅读:0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