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不和中国打关税战,和其他的国家、地区、团体都可以打,而且都能如愿以偿。只要不和中国打热战,和其他的国家都可以打,而且都能得到想要的。在这个世界上,中国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美国过去在贸易纠纷中,对墨西哥和日本这些国家下手,基本都能按自己意思来。拿墨西哥来说,2019年美国一威胁加25%汽车关税,墨西哥那边经济结构简单,出口太依赖美国市场,只能赶紧签新贸易协定,加强边境管制,避免更大损失。 结果美国如愿控制了移民和贸易流向,没费多大劲就赢了。转到日本,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一出,日元汇率猛升,日本制造业成本直线上升,美国顺势转移产业,收割了不少好处。日本企业只能被动调整全球布局,美国轻松占上风。 这些例子说明,美国的关税和压力战术,对经济单一或市场依赖强的对手,确实管用。数据上看,2022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4548亿美元,从日本1481亿美元,这些贸易关系让美国有底气施压。可一到中国,这些招数就失灵了。 美国从2018年起对中国商品加关税,总额超5000亿,今年更猛,平均关税达58%,甚至对某些产品145%。没想到,中国关税反击到33%,全球贸易增长今年虽超预期,但2026年预计放缓,世界贸易组织说这和中美摩擦脱不了干系。 美国车企就是活生生例子,今年关税直接砸出大窟窿。福特二季度亏8亿美元,全年预计汽车业总损失300亿以上。通用汽车更惨,二季度运营利润跌11亿,净收入降35%。斯泰兰蒂斯也喊苦,关税让进口零件成本飙升。 专家分析,这些关税不光打中国,还间接伤了美国本土品牌。日欧车企对美出口只缴15%关税,美国车企零部件却25%,竞争力直线掉。穆迪报告说,全球车企运营利润今年减300亿,等于砍掉不少增长点。美国政府喊制造业回流,可实际就业数据惨淡。 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制造业丢了3.3万个岗位,从4月起丢4.2万,全年到8月丢7.8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几个月低于50,订单萎缩,工厂开工率降到五年低。 但关税没带回多少工作岗位,反倒让企业缩预算、缓招聘。税基基金会估算,特朗普关税今年增税1713亿,占GDP0.56%,等于每户美国人多掏1300美元。 摩根大通说,10%普遍关税加110%对中国关税,会让全球GDP降1%,美国经济首当其冲。这些数据让美国人看清,贸易战不是零和游戏,对中国下手,代价远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