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娶年仅23岁的小保姆,4年后逝世,哪曾想,留下

海边观潮客 2025-11-01 14:55:16

1988年上海,86岁的名医邝安堃娶年仅23岁的小保姆,4年后逝世,哪曾想,留下的遗嘱更是让人震惊不已! 邝安堃生于1902年的广东番禺,家境一般,可少年勤奋,青年时,他通过努力考入震旦大学,不久又到法国继续求学,最开始他读的是化学,后来觉得国家动荡、疾病流行,于是毅然转入医学,1920年代末,他在巴黎拿到博士学位,还成为当地医院的住院医生,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学子来说,这是一份极为罕见的荣誉,也是他医学道路的奠基。 这场婚姻在弄堂里炸开了锅。街坊邻居都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老糊涂了,说小保姆心术不正。其实那姑娘挺本分,每天给老爷子熬药擦身,陪他在阳台上晒太阳。邝安堃那些子女早就不来往了,嫌老父亲丢人现眼。只有这姑娘知道他半夜会咳嗽,知道他爱吃哪家铺子的桂花糕。 遗嘱公布那天所有人都傻眼了。老爷子把毕生积蓄捐给了医学院,藏书捐给图书馆,那套花园洋房留给了小保姆。子女们气得直跳脚,说这女人肯定使了什么手段。可律师拿出的日记本上,邝安堃清清楚楚写着:"这四年,是我一生最安宁的时光。" 想想真讽刺。一个在医学界德高望重的老人,晚年竟要靠雇来的保姆获得温暖。那些受过他恩惠的学生,那些他亲手带出来的医生,最后都不如这个外乡来的姑娘。她图什么?四年青春换一栋房子,值吗?有人骂她投机取巧,有人说这是她应得的。伺候瘫痪在床的老人,端屎端尿的活儿,亲生子女都躲着走。 这事儿让人心里怪不是滋味的。传统观念里婚姻总要讲个门当户对,可孤独这玩意儿不分身份地位。邝安堃这招够狠,用遗嘱给了世俗一记响亮的耳光。什么年龄差距、什么流言蜚语,在真切的陪伴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倒是那些平时不露面、分遗产时蹦得最欢的所谓亲人,该好好照照镜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