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没人敢打美国本土,不是打不到美国本土,打美国本土现在只有2个国家具备,俄羅

史鉴奇谈 2025-11-01 13:07:12

现在是没人敢打美国本土,不是打不到美国本土,打美国本土现在只有2个国家具备,俄羅斯和中国,因为俄中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重要是不怕制裁。   美国本土看起来被保护得铁桶一般。它自家部署了层层导弹防御系统,海外军事基地更是星罗棋布,像一张巨大的网罩着全球。但这份安全感,真的能高枕无忧吗?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   俄罗斯的核大棒是实实在在的威慑。他们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射程能达到惊人的1.8万公里,能从地球这头打到那头。   这玩意能带上10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还能瞄着不同的目标,总爆炸当量据说能达到千万吨TNT级别。   更吓人的是,它飞得快,还能在高空玩机动变轨,甚至配备了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现有的反导系统想拦下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俄方自己就放话,说这玩意儿能让美国在波兰和罗马尼亚搞的那些反导系统“相形见绌”。   除了“萨尔马特”,俄军还有像“亚尔斯”这样的陆基机动洲际导弹,以及海基的“布拉瓦”潜射导弹,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核打击体系,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都挺强。   咱们中国这边,战略核力量这些年也是实打实地在进步。像东风-5C这种新型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已经能覆盖全球,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地方要是想对中国动核歪脑筋,我们都具备反击的能力。   它能携带多个分导式弹头,突防能力强,打击精度也高。再加上采用固体燃料、反应更快的东风-31A、东风-41等洲际导弹,以及海基的巨浪-2潜射导弹,中国战略核力量的可靠性和多样性都在不断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进展迅速,比如DF-ZF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这种武器在大气层边缘能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飞行,而且轨迹多变,让拦截变得异常困难。   不过,有矛就有盾,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也确实不是吃素的。他们搞了个陆基中段防御系统,还想打造一个号称能覆盖全境的“美版铁穹”。   这个设想中的系统野心勃勃,想整合天基传感器、太空拦截器以及激光、电磁等新概念武器,构建一个从助推段到末段的多层拦截网,目标是连高超音速武器都能拦。   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技术复杂得吓人,光是预算据说就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超过2.5万亿美元,而且里面各种技术整合的难关一大堆,什么时候能真正成型还是个未知数。   为啥说反导系统这面“盾”往往要落后于导弹这把“矛”呢? 这里头有几个绕不开的坎儿。一是技术滞后性,反导系统通常是为了应对已知的导弹威胁而研发的,等你的防御系统好不容易搞出来部署上,人家的新一代导弹可能又带着更厉害的突防技术出来了。   二是反导系统本身也挺脆弱,它依赖的预警卫星、地面雷达、指挥中心这些环节,在真打起来的时候,本身就是对方首先要敲掉的目标。   三是代价太不对等,发展反导系统花费的金钱和资源,往往远超过发展能突破它的进攻性武器。这就好比你用价值连城的盾去挡人家相对便宜的矛,防起来总感觉有点亏。   所以你看,即使美国把反导系统修得再严密,像俄罗斯的“萨尔马特”或者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这类东西,只要成功打出去,基本上就能确保落在预定目标上。   这种相互确保摧毁的恐怖平衡,其实才是大国之间不敢轻易动手的最根本原因。美国自己也清楚,它的反导系统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本土万无一失,尤其是在面对俄中这种具备全面核打击能力的对手时。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战略核力量的一个关键作用——威慑的价值在于实际使用的可能性。俄罗斯时不时亮出像“萨尔马特”这样的“大杀器”,除了技术展示,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传递明确的战略信号,警告对手别逼人太甚。中国虽然一直强调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通过阅兵等方式展示新型战略导弹,也是在明确告诉外界:我们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展示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威慑。

0 阅读:37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