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下来之后,比利时国防部长态度开始软化了。此前扬言要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手段、甚至宣称北约可将其“从地图上抹去”的比利时国防大臣西奥·弗兰肯,在遭到俄罗斯方面的核威慑警告后态度骤变,近日公开呼吁俄罗斯保持冷静,强调北约与俄罗斯当前并未处于交战状态。 弗兰肯此前通过媒体高调叫嚣相关言论后,恰逢俄罗斯“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试射成功,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随即回应,若用该潜航器打击比利时,这个国家将彻底消失。 弗兰肯的态度反转看似戏剧性,实则暴露了北约部分成员国的战略矛盾:他既曾吹嘘欧洲将部署600架F-35隐形战机震慑俄罗斯,又不得不承认俄方弹药产量是整个北约的四倍,欧洲单独对抗俄军事力量完全不现实。 10月29日普京正式宣布“波塞冬”试射成功,其核动力装置启动并完成续航测试,这种“无法被拦截”的战略武器,直接戳破了比利时等国背靠北约的侥幸心理。 更深层的逻辑是,当前北约与俄罗斯核演习同期举行,战略互信已降至冰点,弗兰肯的叫嚣本是北约“集体威慑”话术的一部分,而俄罗斯的强硬回应则打破了这种虚假安全感。 作为北约总部所在地,比利时既想借联盟姿态施压,又深知自身处于俄核威慑前沿,一旦冲突升级将首当其冲。 这场“嘴仗”的本质,我认为是欧洲在美俄地缘博弈中“想强硬却不敢冒险”的困境,也印证了核威慑虽能遏制直接冲突,却难掩阵营对抗下的安全焦虑。比利时新闻 比利时经济 比利时困境 比利时城市美景 比利时美景 比利时队 比利时天才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