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明白:俄罗斯的真正支持者是谁?不是伊朗、不是朝鲜,而是中国!更出人意料的是,中国的一句“绝不送军援”,比任何军火援助都更具影响力,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战略失误,正在显现出后果。 乌克兰这两年算是慢慢琢磨过味儿了。之前总有人煽风,说俄罗斯的后台是伊朗或是朝鲜,真等局势磨到现在才看清,真正能稳住局面的是中国。更让人意外的是,中国从来没给任何一方送过军火,那句“绝不送军援”的表态,比美西方堆过去的炮弹管用多了。 这话得从冲突胶着的态势里慢慢品。早前泽连斯基政府还跟着西方的调子走,声称中国给俄罗斯提供了援助,结果被中国外交部直接驳斥。 事实是中国自始至终都站在劝和促谈的一边,既不向俄方递武器,也不向乌方送军备,所有动作都围着“停火止战”打转。这种不偏不倚的立场,反倒成了乱局里最稳的一根桩。 美西方一开始的算盘打得响亮,想靠源源不断的军援把俄罗斯拖垮。美国前前后后给了乌克兰约600亿美元军事援助,欧盟及其成员国更是砸进去1200亿欧元各类支援。可打了这么久,乌克兰没占到预期的便宜,西方自己先露出了疲态。 美国两党为了援乌法案互相掣肘,法案迟迟通不过,眼看特朗普即将上台,这笔援助能不能续上都成了未知数。 欧洲的日子更难熬。为了跟俄罗斯切割,欧洲不得不放弃廉价能源,转而花高价从全球采购油气,直接推高了工业成本,让经济竞争力一路下滑。 作为欧盟经济引擎的德国,工业始终没能从能源打击中恢复;法国的预算赤字和国家债务激增,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连1%都到不了。 偏在这时候,欧洲还得加码国防开支,今年总额预计冲到3260亿欧元,较去年涨了17%。钱都砸进武器堆里,民生福利自然缩水,底层民众怨声载道,反战情绪越来越浓。德法两国政府在不到一个月里相继垮台,就是这种困境最直接的体现。 美西方还想了个歪招填补援乌缺口,把手伸向了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美国牵头G7搞出500亿美元贷款,用俄罗斯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资产所生利息做担保,美其名曰“让俄罗斯承担战争成本”。 可这招压根站不住脚,欧洲清算银行首席执行官直接警告,这种做法会动摇外界对欧洲金融体系的信任,甚至威胁欧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俄罗斯更不客气,反手就用西方在俄被冻结资产的收益支持国内发展,把这波操作顶了回去。 现在回头看,这场冲突的根子早被美国埋下。冷战结束后,美国推着北约五次东扩,东部边界硬生生往前挪了1000多公里,全然不顾俄罗斯的安全关切。 2014年还在乌克兰策动“广场革命”,扶持亲西方政府上台,后来更是支持乌克兰把“入约”写进宪法,一步步踩向俄罗斯的红线。美国前国会众议员都直言,当初只要承诺不接纳乌克兰加入北约,冲突根本能避免,可美方偏要煽风点火。 等到冲突爆发,美国又把欧洲绑上战车,自己坐收渔利。可算盘再精也架不住实力跟不上,欧洲被拖得经济停滞,美国国内党争不断,原本想拖垮俄罗斯的计划彻底落空。俄罗斯的经济韧性远超西方预期,GDP甚至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反倒是西方的制裁全成了反噬自身的利器。 这时候中国那句“绝不送军援”的分量就彻底显出来了。正因为中国不插手军备输送,才没让冲突升级成更大规模的混战,给和平留了喘息的空间。 也正因为中国保持绝对中立,才有资格在各方之间传话劝和,这种影响力是任何军火都换不来的。反观美西方,一边喊着支援乌克兰的口号,一边又拿不出持续的支撑力,战略上早已经乱了阵脚。 乌克兰现在该真正明白,靠别人的军火填不满战局的窟窿,能真正拉回和平的,是像中国这样坚持劝和促谈的力量。美西方那些煽风点火、穷兵黩武的招数,到头来只会把自己拖进泥潭。这场冲突磨到现在,谁在真心止战,谁在借机造势,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