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集体破防! 不是韩国不够热情,是中美分量太重。 特朗普兴冲冲飞抵釜山,所有人都以为是来给韩国撑场面,结果人家直奔机场见中国,谈完转身就飞华盛顿,把APEC峰会和苦等的李在明全抛在脑后。韩国当了回彻头彻尾的嫁衣! 从事件本质看,韩国这次集体破防,根源就是在中美两个大国的分量面前,自身的战略价值被瞬间稀释,成了国际棋局里可有可无的背景板。特朗普釜山之行的操作,不过是把这种现实赤裸裸地撕开了而已。 釜山APEC峰会前,韩国上下早就把气氛烘托到了顶点。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特朗普的行程,说这是美韩同盟“再加固”的关键时刻,还翻出今年8月李在明访美时的细节——当时两国谈了140多分钟,远超计划时间,李在明还签下500亿美元的飞机采购大单,给足了美国面子。 韩国民众也跟着期待,觉得这位美国前总统亲自到场,肯定能给自家主办的峰会撑足场面,顺便再跟李在明敲定点实在好处。 结果特朗普的专机刚落地釜山机场,剧情就彻底跑偏了。他压根没去峰会会场,甚至没跟提前等候的李在明打个照面,直接在机场贵宾室见了中国代表。 这场会面速度极快,谈完之后特朗普连机场都没出,转身就登上专机飞回了华盛顿。整个过程干脆利落,把精心准备的APEC峰会和苦等的韩国总统全抛在了脑后。 这一下,韩国舆论直接炸了锅。有人翻出更早的旧账,说李在明之前去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就曾被美国安保人员拦在路边,眼睁睁等特朗普车队驶过才能走。 那时大家还能自我安慰说“是美国安保流程严”,可这次在自家地盘上,东道主的面子算是被踩得稀碎。更让人心塞的是,特朗普这趟亚洲行,明摆着把重心放在了中美互动上,韩国不过是个短暂落脚的中转站。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今年9月美国突击抓捕300多名在美韩企员工时,韩国国内就已经攒了一肚子火。 那些工人大多是现代和LG新能源合作项目的技术人员,结果被美方以“非法居留”为由一锅端,特朗普还公开表态支持这次执法,说被捕者是“非法的外国人”。当时韩国政党就骂这是“惨痛的屈辱”,觉得送了500亿美元投资大礼包,换回来的却是“背后捅刀”。 这次釜山之行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韩国一直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李在明之前就说过要“在美国基本政策框架内行动”,同时又想维护好韩中关系。 可现实是,在真正的大国博弈里,这种“平衡术”根本没多少施展空间。特朗普心里门儿清,比起跟韩国聊制造业合作、驻韩美军基地这些“小事”,和中国的直接沟通才是重中之重。 韩媒这会儿也开始倒苦水,说自家总统成了“国际笑话”,峰会成了“别人的背景板”。有民众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之前还吹嘘美韩同盟多牢固,现在看来不过是美国的“工具人”。还有人联想到历史,说当年釜山政治风波时,韩国就受制于美国,如今这么多年过去,还是没摆脱被动的处境。 说到底,还是实力差距太显眼。中美两国不管是经济体量还是国际影响力,都不是韩国能比的。特朗普的选择看似草率,实则是精准的利益权衡——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韩国的热情和期待,终究抵不过与中国直接对话的战略价值。 这种落差感最让人破防。韩国为了峰会忙前忙后,结果连主角的面都没见着,反而成了中美互动的“布景板”。网上有句话说得挺扎心:“不是韩国不够努力,是舞台的聚光灯从来就没照向过这里”。这次事件之后,韩国人恐怕得重新掂量掂量,自己在国际格局里到底处在什么位置。 你看,从8月的高调会晤到9月的抓捕风波,再到这次的釜山冷遇,短短几个月里,韩国的期待一次次落空。这种反复的落差,比单纯的忽视更让人难受。也难怪韩国网友集体炸毛,毕竟谁也不想自家国家成了别人棋局里可有可无的棋子,还得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用户10xxx93
事实证明川普是懂礼貌的,回家探亲第一件事是先看爹,自己儿子么先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