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美军上将李奇微回忆朝鲜战争时说:“在志愿军的进攻面前,美第2师又一次首当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0-29 23:06:30

[太阳]美军上将李奇微回忆朝鲜战争时说:“在志愿军的进攻面前,美第2师又一次首当其冲,遭受重大损失……脚踏胶底鞋的志愿军,总能把许多士兵吓得头也不回,飞快逃命!” (参考资料:2025-10-21 海峡新干线——美军上将李奇微,回忆朝鲜战争:“在志愿军的进攻面前,美第2师又一次首当其冲,遭受重大损失……脚踏胶底鞋的志愿军,总能把许多士兵吓得头也不回,飞快逃命!”) 美军上将李奇微的回忆录中,朝鲜战争是一段至今仍令他感到恐惧的经历,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场战争催生了一个新的“超级大国”,这个判断并非来自战后的宏观数据,而是源于他在战场上遭遇的巨大困惑。 当他接替麦克阿瑟时,面对的是一支士气低落、龟缩在工事里的军队,而志愿军已将战线从鸭绿江推至三八线,他的感受很直接,志愿军的出现就是“灾难的降临”。 志愿军的战术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矛盾,一方面,他们的装备极其简陋,士兵穿着胶底鞋,却能让南朝鲜部队一见就惊慌逃窜,另一方面,他们的战术效果却让现代化军队难以防御。 美军侦察机反复巡查过的区域,次日仍会响起冲锋号,对手如何做到神出鬼没,始终是个谜。 李奇微为此设计的“磁性战术”,意图用火力消耗对手,结果却被志愿军灵活的穿插战术瓦解得七零八落,在上甘岭,志愿军构筑的坑道工事,更是让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付出了惨重伤亡。 李奇微曾准确判断后勤是志愿军的命门,他推断其攻势因补给限制,无法持续超过一周,然而,他未能计算出一个关键变量,那就是意志的力量。 美军每日出动三百架次飞机,将志愿军的运输线炸成一片焦土,入朝的第9兵团15万将士,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身上仅着单衣,他们靠着携带的炒面等干粮与老旧步枪,依然能完成长途夜间奔袭。 这种意志的极限体现在极端的牺牲上,长津湖战役出现了三个“冰雕连”,死鹰岭的129名士兵在保持战斗姿态中被冻成冰雕,这些景象,让穿着鸭绒服的美军士兵感到无法理解。 有支部队的记录显示,冻饿造成的减员人数甚至超过了战斗伤亡,这些牺牲本身,成为了超越物质极限的残酷证明。 在美军眼中,志愿军更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人性,李奇微称他们为“最凶狠的斗士”,美军的作战日志里充满了对其“难以理解的顽强”的描述。 美第2师在志愿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对自己比对敌人更凶狠”,能完成任何“再不可思议的任务”。 同时,李奇微也评价他们是“最文明的敌人”,志愿军曾主动送还数十名美军重伤员,李奇微认为,这并非因为看到了红十字标识,而是出于“中国人的善意”。 这种复杂的感受,最终凝结成一个具体的行动,李奇微在撤离汉城时,特意向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留下了致敬的信息。 志愿军的战斗力,正是由战术智慧、超凡意志与复杂人性交织而成,这种实力无法用常规军事逻辑完全解释,它让美国军方最终认识到,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一支军队,更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精神象征。 金一南教授认为,朝鲜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战”,它为中国赢得了近百年的和平发展时期,铭记这段历史,正是为了理解并传承这种以精神意志铸就的强大力量。

0 阅读:37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