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沙特宣布了 10月26日,沙特电力公司宣布与开发商签署购电协议,协议金额达到120亿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00多亿。 (参考资料:2025-10-26 金融界——沙特电力就两座联合循环燃气轮机(CCGT)电厂签署120亿里亚尔购电协议,沙特电力将出售装机容量达3.4吉瓦的电厂所发电力。) 沙特这波电力协议的操作,绝非简单卖电那么简单,其拿出3.4吉瓦的CCGT电力作为“诱饵”,目标远不止吸引资金。 真正想要的,是能助力电力系统升级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要知道CCGT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效率高,这可是实打实的核心资源。 而且这一举措,与沙特自身的“2030 愿景”高度契合,该愿景明确提出要推进能源多元化、低碳化,如今国际开发商入局,相当于为沙特电力产业植入“现代化基因”。 此前沙特电力多依赖传统火电,现在有了外部力量加持,向高效能源体系转型不再是空洞口号,有了切实可落地的路径。 这与沙特以往单纯卖石油的模式相比,差距悬殊,卖石油属于“一锤子买卖”,且极为被动,国际油价的涨跌直接左右沙特的收入,油价低迷时,其经济就会受波及。 但电力合作完全不同,这是主动构建产业生态,将自身的能源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动权,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布局的转变,这一步战略布局颇具远见。 实际上,沙特的此次转型,点出了众多资源型国家的共同难题——如何摆脱“资源诅咒”,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调整,长期以来,沙特经济对石油出口依赖度极高,油价波动会直接影响国内民生与整体经济。 “2030 愿景”的核心目标,正是打破这种单一依赖格局,此次电力协议并非孤立行动,而是与沙特在新能源、化工、金融等领域的布局相互呼应。 通过开放电力市场,一方面能为国内产业升级引入外部助力,另一方面也向全球传递出“不再单一依赖石油”的信号,力求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抢占新赛道,避免被时代淘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沙特开放电力市场并非毫无保留地让利,其背后有明确的战略考量,通过与国际开发商合作,沙特希望巩固自身在区域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这本质上是一场战略博弈。 当然,这种合作符合“互利共赢”原则,开发商能获得项目与收益,沙特则能获取技术与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中沙合作创造了更多可能,从这一过程中不难看出,沙特正在全球能源格局中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总体来看,以往沙特依赖石油出口,只能被动承受油价波动带来的影响,发展稳定性不足。 如今转变思路,以电力作为“敲门砖”,吸引开发商携带资金与技术入驻,助力自身电力系统升级,与此同时,沙特还需平衡新产业与石油传统产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顾此失彼。 沙特的这一操作,也为其他资源型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不能一味固守传统资源产业,长期依赖单一资源发展,迟早会面临发展瓶颈。 只有主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找到能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方向,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避免被市场变化牵制,毕竟时代在不断发展,若始终坚守旧有模式,终将被市场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