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欧盟宣布,要将两家日产能合计达60万桶的中国炼油企业--辽阳石化和山东裕龙石化,以及中国石油的贸易部门中石油香港公司列入了对俄制裁名单。 日产能60万桶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我国一天原油加工量的十三分之一,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企业!欧盟选在2025年10月23日第19轮对俄制裁里加进这几家,明摆着是冲中俄能源合作来的,这哪是制裁企业,分明是想卡正常贸易的脖子! 你可别以为辽阳石化是临时抱佛脚跟俄合作,人家早就是老搭档了。这企业2011年就改造成了中国首个千万吨级全加工俄罗斯原油的基地,比很多人知道的中俄原油管道协议落地还早。2015年更是砸了57.8亿元,专门新建改造12套装置,就为了把俄罗斯原油“吃干榨净”,改造后每年能少产40万吨石油焦,多产57万吨高价值化工品,这笔账算得比谁都精[[__LINK_ICON ]](-10/31/c_1116998583.htm?flow_extra=eyJpbmxpbmVfZGlzcGxheV9wb3NpdGlvbiI6MCwiZG9jX3Bvc2l0aW9uIjoxLCJkb2NfaWQiOiJlOTFiNDYzOTdiNjExMjk2LTRjMjZlMDU1NDVlYmQ4NWQifQ%3D%3D&inline_doc_id=null)。辽阳海关还特意给开绿灯,搞保税加工、24小时预约报检,单本手册就帮企业省了2600万税款,这种深度绑定哪是制裁能拆得开的? 山东裕龙石化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分量一点不轻。它的炼化项目设计年加工能力2000万吨,刚建完就被欧盟盯上,说它是“中国最大的俄罗斯石油客户之一”。可有意思的是,2023年10月它刚和沙特阿美签了合作备忘录,对方要参股10%还稳定供原油,这说明人家能源来源早铺成了“多路并进”,欧盟想靠制裁掐断一条线根本没用。更讽刺的是,英国10月15日先一步制裁了它,结果中方当天就提了严正交涉,欧盟跟着加码,纯属凑数的戏码。 欧盟拿“打击逃避制裁”当理由,可这说法站不住脚。德国早说了,这种针对第三方的制裁压根没有国际法依据,就是典型的长臂管辖 。而且欧盟制裁有个硬伤,得27国全体一致通过CFSP决定才行,匈牙利早明确说了不会放弃俄能源,这名单能不能真正落地还两说。退一步讲,就算真实施,无非是冻结欧盟资产,可辽阳石化的核心业务在国内,山东裕龙还没全面进军欧洲市场,制裁威力怕是要打个对折。 这里必须说两个专业知识点:一是“次级制裁”,就是绕开冲突方直接罚第三方,欧盟这招学的美国,但合法性差远了,毕竟没联合国授权;二是“保税加工”,辽阳海关靠这招帮企业省成本,本质是国家对能源加工企业的制度支持,这也是企业能扛住外部压力的底气;三是CFSP决定,欧盟制裁的核心程序,只要有一国反对就卡壳,这也是为啥制裁名单总难产。 你觉得欧盟这种“连坐”式制裁能拦住正常贸易吗?我看悬,中俄2009年就签了20年供3亿吨原油的协议,后来又追加到3.65亿吨,这种长期绑定早超越单一企业合作了。两家企业的应对路子,你更看好哪一个?是辽阳石化这种“老炮儿”靠技术改造稳扎稳打,还是山东裕龙这种新势力靠多元合作破局? 欧盟的算盘其实很清楚,想靠制裁逼中国选边站,可它忘了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2022年进口量5.08亿吨,能源安全容不得别人指手画脚。而且中方早划了红线,从没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武器,无人机出口管制也是全球最严的,欧盟拿不出任何实锤证据就制裁,纯属霸权逻辑作祟。 这种单边制裁最终只会反噬自己。德国企业要失去中国炼油设备订单,匈牙利要面临能源成本上涨,欧盟内部先闹起了矛盾。反观中国企业,辽阳石化早把俄原油加工技术吃透,山东裕龙还能拉上沙特阿美当伙伴,根本不怕这种制裁施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