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请求将其父遗骨迁葬安徽故里。

扬扬妈妈 2025-10-29 02:10:14

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请求将其父遗骨迁葬安徽故里。 这哪是简单的迁葬申请,是替一位憋屈了一辈子的抗日英雄圆“回家”的梦!孙天平这不是第一次提了,早在2015年受邀去大陆参加九三阅兵时就放了话,说“落叶归根是父亲心中的愿望”,算下来这事儿已经奔着10年去了。现在孙立人的棺柩还在台中东山墓园暂厝着,35年了,连土都没入,想想都让人心酸 。你知道孙立人是谁吗?别说年轻人,不少人怕是只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听过类似的故事,可他的战功,比影视剧里演的还震撼! 1942年的仁安羌大捷,才是孙立人这辈子最硬的“成绩单”!当时英军第1师7000多人,带着100多门大炮、58辆坦克,居然被3000日军堵在油田里揍得喊救命,断水断粮快撑不住了。蒋介石急调孙立人的新38师驰援,113团1121名官兵星夜赶路,刚到地方孙立人就发现不对劲——上级让副师长带队,自己留守曼德勒。他当场抗命,连夜追赶上部队亲自指挥,这股狠劲才有� ��后来的奇迹 。 这仗打得太提气了!孙立人采纳团长刘放吾的主意,让112团绕后偷袭,113团正面强攻,还在公路埋了地雷设伏。1942年4月19日拂晓,中国官兵突然抢占南岸501高地,日军的炮弹跟下雨似的砸过来,高地几易其手,可没人退半步 。打到午后,1000多人的队伍硬是把3000日军揍得泅水逃跑,不仅救了英军,还抢回了被日军觊觎的仁安羌油田。这一战让他拿了中美英三国勋章,英国国王给的“帝国司令”勋章、罗斯福发的“丰功”勋章,实打实的战功换的。你见过这么牛的“以少胜多”吗?1000人打跑3000敌人,救7000友军,这战术水平放整个二战都少见! 可英雄的结局太憋屈了。1955年,就因为美国曾想“弃蒋保台”找他当人选,加上他跟蒋经国的政工系统不对付,蒋介石直接给扣了个“叛乱”的帽子,把他软禁在台中的小院子里,一禁就是33年。说是“七不政策”——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可这跟终身监禁有啥区别?直到1988年恢复自由,两年后就去世了,到死都没能回安徽老家看看。后来台湾公布史料才平反,所谓的“兵谏案”� ��本是栽赃,纯粹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 孙天平这次申请,其实大陆早就等着了。马英九时期两岸关系缓和,大陆还提议把孙立人迁去广州新一军公墓,让他跟当年的老战友葬在一起,可惜后来关系紧了没成 。安徽老家更实在,早就把他的祖居改成纪念馆,就等着英雄“回家”。反倒是台湾那边吵翻了,有人说这是“统战工具”,可这话亏他们说得出口——孙立人打日本人的时候,这些人在哪?民进党连远征军的功绩都不敢提,害得多少台湾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这段历史。 迁葬这事,难就难在人心和政治。孙立人不是普通老兵,他的身份太特殊,既代表着抗战功绩,也牵扯着两岸的历史心结。可再难也该办!当年他带的新38师后来成了新一军,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军级部队,这份功劳是全民族的,不是哪一派的私有财产。大陆一直记着他,拍影视剧、建纪念馆,就是因为从来没把抗日英雄分过“你我”。你觉得台湾那边会放行吗?是该让英雄落叶归根,还是继续让政治绊着英雄的脚步? 英雄就该被善待,不管过多少年。孙立人在仁安羌用命换回来的国际声誉,比任何口号都响亮;他被软禁33年却没丢过民族气节,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孙天平的申请,不只是为了父亲,更是为了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记住——记住有群中国军人在缅甸的丛林里,用鲜血保住了中国人的尊严。 不让英雄的遗骨漂泊,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安徽的故土等着他,当年的战友盼着他,这份迟来的“回家”,早该兑现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