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马上要达成共识了,中美签订协议之时,就是开始彻底清算荷兰、法国、德国之时。 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腾飞后的立国之战,本质上是对这些国家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趁火打劫行为的必然回应,就像抗美援朝让世界正视刚建国的中国,这一次的反击会让全球看清崛起后的我们究竟拥有怎样的实力。 这些国家明明享受着与中国合作的巨大红利,却偏偏跟着美国的节奏对中国核心利益指手画脚、设置障碍,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用得淋漓尽致,却忘了时代早已变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能被随意拿捏的对象。 荷兰的操作最是典型,作为一个靠半导体产业立足的国家,却把ASML当成了向美国表忠心的工具。 2024年9月,荷兰政府紧跟美国更新出口管制政策,不仅继续禁止先进EUV光刻机对华出口,还把原本不受限制的NXT:1970i、1980i等DUV光刻机也纳入许可管控范围,直接断了不少中国晶圆厂的设备供应。 更过分的是,同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在美国宣布“50%规则”的第二天,就冻结了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理由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就是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 可荷兰忘了,ASML2024年36%的营收都来自中国市场,全年从中国赚走了超过101亿欧元,而安世半导体70%的封装产能都在中国东莞,没了中国的供应链支持,荷兰手里的晶圆和专利瞬间变成了无法变现的废铁。 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不仅推动安世在华安子公司财务独立、业务切割,还禁止含中国子组件的安世成品出境,直接让欧洲车企面临芯片断供危机,欧盟汽车制造商协会不得不拉响警报,荷兰经济部长急着求和,ASML掌舵人也坐不住了,这就是趁火打劫的下场。 法国则是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一边在背后捅刀子。 2024年法国奢侈品对华出口超过100亿欧元,爱马仕单靠大中华区市场就实现了显著增长,可在中欧经贸谈判中,法国却力推对华强硬立场,支持欧盟以“倾销”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还拒绝中方提出的价格承诺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2025年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后,法国立刻联合欧盟砸下225亿欧元搞稀土项目,拿下两个核心精炼和回收项目,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这些项目要到2026年底才能投产,年产能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却想着在半导体领域给中国添堵。 法国似乎忘了,中国不仅是奢侈品的重要市场,更是稀土产业链的掌控者,从开采到提纯的技术和产能都遥遥领先,半导体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稀土,法国这种一边吃红利一边拆台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农夫怀里的蛇,不敲打一下永远不知道收敛。 德国的行为同样充满矛盾,作为中国在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14364.2亿元,可德国却跟着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硬木胶合板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还在技术领域设置壁垒。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让不少中企在德投资风电、铁路项目受阻,德国汽车行业一边依赖中国市场的增长,一边又配合欧盟搞贸易保护,结果2024年德国对华出口出现9.7%的逆差下滑。 要知道,中国不仅是德国汽车的最大海外市场,更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阵地,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德国放弃中国市场等同于放弃未来,可他们偏偏被美国的“去风险”论调带偏,忘了贸易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不是依附强权打压他国。 这些国家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无非是觉得能靠着美国的庇护在产业链上卡中国的脖子,可他们低估了中国的韧性和实力。 2024年工信部已经将国产氟化氩、氟化氪光刻机纳入推广目录,28纳米制程的芯片量产技术已经成熟,ASML之前放话“给图纸也造不出”的狂言早已被打破。 中国掌控的稀土话语权、庞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链,都是反击的王牌,荷兰的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稀土,法国的奢侈品离不开中国消费者,德国的汽车离不开中国市场,这些都是他们的软肋。 清算不是霸权扩张,而是对不公正行为的正当回应,就像抗美援朝不是要挑起战争,而是要捍卫国家主权。 这些国家习惯了用弱肉强食的逻辑对待发展中国家,以为只要跟着美国站队就能为所欲为,却忘了当今世界的实力格局早已重构。 中美达成共识后,腾出手来收拾这些跳梁小丑,本质上是要告诉世界,中国不争霸,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在身边指手画脚、趁火打劫。 只有让这些国家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让他们明白跟着美国打压中国只会得不偿失,才能彻底打破他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老老实实回到平等合作的轨道上来。 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扫清民族复兴路上的障碍,更是为了重塑全球合作的公平秩序,让世界看到一个既有实力又有原则的中国,就像抗美援朝奠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次的清算也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平道路。

ZM
把德国车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