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刑期”已到!   如果中美达成协议,荷兰将是第一个被美抛弃的国家。   吉

波览历史 2025-10-28 02:15:39

荷兰“刑期”已到!   如果中美达成协议,荷兰将是第一个被美抛弃的国家。   吉隆坡中美经贸会谈刚传出达成初步共识的消息,荷兰经济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的访华请求就被搁置了。   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明确表示双方将履行国内批准程序,这背后藏着的大国利益交换,早已把跟着美国对华出手的荷兰推向了“弃子”的边缘。   美国在大国博弈里从来没有真正的盟友,只有随时可弃的筹码,这一点荷兰本该从历史里看清。   1989年,比利时跟着美国加入制裁中国的阵营,当时它的化工和汽车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却天真以为能靠美国的“庇护”抢占更多份额。   结果制裁落地不到半年,比利时对华出口额直接腰斩,等它想重新恢复合作时,中国市场已经被德国、法国等没盲目站队的国家瓜分,整个90年代比利时相关产业都没能缓过劲来。   这种“为他人火中取栗,最后烧了自己”的结局,如今正在荷兰身上重演。   荷兰的麻烦是自己找的。   9月底,卡雷曼斯拿着冷战时期的旧法案当依据,突然冻结了中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的全球资产,还通过法庭裁决暂停了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把中方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这个时间点太耐人寻味,就在美国多次施压要求安世更换中国籍管理层之后,荷兰这步棋明摆着是给美国递“投名状”,想靠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换美国的信任。   可它忘了,美国连欧盟盟友都照样算计,之前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后来改成“关税配额”也只是换了种剥削方式,从来没考虑过盟友的损失。   关键是,荷兰根本没算清自己和中国的产业链捆绑有多深。安世半导体是全球功率芯片领域的龙头,接近一半的营收都来自中国市场,七成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东莞和无锡的工厂。   荷兰刚动手,安世中国区就宣布独立运营,直接不承认荷兰总部的人事任免,欧洲的大众、宝马等车企立刻慌了神。   因为它们的生产线离不开安世的芯片供应,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甚至发出警告,称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上亿美元损失。   荷兰以为卡住了中国企业的脖子,没想到先勒紧了自己和欧洲盟友的喉咙。   美国现在自顾不暇,更不可能为荷兰出头。很多人觉得美国只剩关税牌可用,其实它今年已经在钢铝、铜、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反复调整关税,把关税当成调节供应链的工具。   但这些操作早就伤到了美国本土产业,钢铝关税推高了制造业成本,铜关税让新能源企业原材料价格暴涨,企业抱怨声不断。   这次中美会谈能达成共识,本质是美国扛不住产业压力,想在海事物流、芬太尼合作等领域和中国做利益交换,荷兰这点“小事”根本排不上号。   荷兰似乎也意识到了危险,最近开始上演“脱美”戏码,宣布要限制和美国的情报共享,号称要跟美国“划清界限”。   可这招根本骗不了人,这几年荷兰跟着美国限制光刻机出口、扩大技术管制,早就成了美国科技战的“马前卒”,现在临时“割席”更像被逼急了的表演。   卡雷曼斯急着访华求情,却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既不解封资产也不恢复中方职务,只想着靠几句空话要好处,中方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   中美会谈的共识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停战”,而是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利益平衡。美方想缓解本土产业压力,中方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这种大背景下,荷兰必然会成为被牺牲的筹码。   美国不会为了一个荷兰,放弃和中国在经贸领域的缓和机会,就像当年不会为了比利时,放弃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   荷兰的困境恰恰说明,在大国博弈里,靠依附别人换取利益的小国,终究会成为利益交换的牺牲品。   安世半导体的僵局还在持续,荷兰的处境越来越被动。   它既没能从美国那里得到实际好处,又把中国这个重要的市场和供应链伙伴得罪了个彻底。   那些跟着美国起哄的动作,现在看来更像一场闹剧,闹到最后,收拾烂摊子的还是自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495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