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稀土这张牌会变得越来越大,美国经济学家诺亚·史密斯警告:“如果中国了解到它

凭栏观望史 2025-10-24 09:48:57

没想到稀土这张牌会变得越来越大,美国经济学家诺亚·史密斯警告:“如果中国了解到它对稀土的控制是一张王牌,它可以用稀土从其他西方国家要求任何它想要的东西。   不少人都在问,稀土这东西真能有这么大威力?   其实大家日常接触的很多东西都离不开它,手机摄像头的防抖电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甚至医院的核磁共振仪,都得靠稀土元素来提升性能。   说它是现代工业的 “维生素”,一点不夸张。   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早就进入了爆发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典型,一辆高端电动车的驱动电机里,就得用 5 到 7 公斤稀土做的永磁体,特斯拉、比亚迪这些车企的高端车型根本离不了。   风电领域更夸张,一台海上风机需要两吨稀土,欧盟要实现 2030 年减排目标,每年得新增上百台风机,稀土需求缺口一直扩大。   军工领域的依赖更致命,美国 F-35 战机的隐形涂层、导弹的制导系统,都得用镝、铽这类重稀土,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算过,美军 153 种主战装备里,87% 要过中国稀土加工这一关。   更关键的是,全球稀土需求存在明显的 “品类缺口”。   轻稀土还好说,重稀土才是真宝贝,全球 90% 的重稀土产量都在中国,美国自己的矿山只能产轻稀土,重稀土依赖度高达 95% 以上,连替代品都找不到。   韩国压根没有自主分离技术,日本搞的 “城市矿山” 回收,成本比直接采购高 3 倍,量还少得可怜,根本填不上需求窟窿。   面对这么大的需求,中国从来没把稀土当成 “武器”。   对稀土实施管控,核心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这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2025 年 10 月出台的新规看着严,其实分得特别细:军用用途原则上不批,半导体这类敏感领域逐案审查,民用的只要手续合规,就能走绿色通道。   就像最近欧洲不少车企申请稀土材料,商务部都批了,压根没影响人家的正常生产。   这种管理本质上是在补过去的 “欠账”。   以前粗放开采不仅浪费资源,内蒙古的稀土矿区曾经到处是尾矿堆。   现在不一样了,通过技术改造,开采污染降低了 80% 以上,2024 年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更是把整个产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而且管控也不是闭门锁国,中国还在和缅甸、越南这些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合作,帮他们建合规的开采基地,其实是在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西方总说要摆脱依赖,但现实太骨感,毕竟这项技术短期内是不会被超越的,砸钱多和能掌握技术是两回事。   中国的管理智慧恰恰在这里,不是搞 “一刀切” 的封锁,而是用规则划清边界。   新规里有个 “0.1% 阈值”,境外产品只要含 0.1% 以上中国稀土成分或技术,出口就得审批,这堵死了 “洗产地” 的漏洞,但又给合规贸易留足空间。   这种 “精准调控” 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没断了全球产业的活路,比单纯的 “卡脖子” 高明多了。   说到底,稀土管理是中国对资源负责、对全球负责的表现。手里有资源优势,却不用来施压,反而通过规则化管理推动产业升级、保障供应安全,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担当。   那些说中国 “武器化稀土” 的论调,说白了是没看懂背后的逻辑 —— 真正的底气从不是靠垄断施压,而是靠把产业链做扎实、把规则立清楚。   资源的价值从不是用来对抗,而是用来共建。用规则守护资源,用开放保障合作,这张 “王牌” 的真正威力,正在于此。

0 阅读:55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