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天全县一家金店老板最近干了件“反常”事——以每克10元的价格回收了孩子带

夏日朗晴 2025-10-23 19:07:38

四川雅安天全县一家金店老板最近干了件“反常”事——以每克10元的价格回收了孩子带来的72克黄金,总价720元,却转头把价值7万元的金饰原封不动还给了家长。这事儿一传开,网友炸了锅:“这老板是赔本赚吆喝?”“10块钱一克,连金价零头都不够,图啥?” 事情要从一个14岁男孩说起。那天,男孩揣着金项链、手镯进了金店,张口就要卖。老板一看,这孩子年龄小,东西却分量重,心里直犯嘀咕。再一问细节,男孩说项链是妈妈送的生日礼物,可老板仔细一瞧,项链钢印显示是十几年前的老款式,和孩子说的对不上号。更关键的是,男孩支支吾吾说不清东西来源,老板立马警觉:“这孩子怕是偷了家里的金饰,想悄悄卖掉。” 换作别人,可能直接报警或者把孩子赶走,但这位老板选了条“笨路子”——他按10元一克的价格收了金饰,给了男孩720元,转头就拍视频发社交平台,还报了警。视频里他举着金饰说:“我要是不收,他肯定去别的店,甚至找不正规渠道,到时候钱没了,东西也追不回来。”果不其然,家长看到视频后火速联系,老板二话不说把金饰还了回去。 这事儿为啥能引发热议?关键在老板的“反常逻辑”。按市场价,72克黄金值7万,他只给了720元,表面看是“占了大便宜”,可实际上,他是在用最小的代价避免更大的损失。如果孩子真把金饰卖给黑心回收点,或者被骗子以“低价换高价”的套路骗走,家长可能连东西在哪儿都不知道。老板的10元一克,不是贪便宜,而是给孩子的错误按下了“暂停键”——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给了家长挽回的机会。 网友的评论里,点赞最多的是“这老板有智慧”。有人说:“现在孩子胆子大,要是直接拒绝,他可能更叛逆,非要证明自己能卖出去。”也有人说:“比起骂孩子,老板的做法更像在教他‘做错事要承担后果,但后果不能太糟’。”还有人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偷拿家里东西的经历:“要是当时有个这样的老板,我可能早就迷途知返了。” 其实,类似的“善意陷阱”并不少见。山东有位金店老板也干过类似的事——孩子拿金项链来卖,他发现是偷的,就以10元一克的价格“收下”,然后联系家长。这种做法看似“纵容”,实则是用温和的方式把孩子从危险的边缘拉回来。毕竟,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被当众指责“小偷”可能留下心理阴影,而老板的“低价回收”,既让他知道“偷东西卖不掉”,又保留了他的尊严。 说到底,这事儿的核心不是“10元一克”值不值,而是面对孩子的错误时,成年人能不能多一份耐心和智慧。如果老板选择报警,孩子可能被贴上“问题少年”的标签;如果选择放任,孩子可能越陷越深。而他的做法,像一盏灯,既照见了错误,又给了改正的方向。 最后想问问大家:要是你遇到孩子偷卖家里东西,会怎么选?是直接批评,还是像这位老板一样,用更温和的方式引导?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案例来源:四川观察)

0 阅读:305

评论列表

看天下

看天下

4
2025-10-24 03:17

好样的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