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红舞鞋》剧组在云南大学取景时撞死流浪猫“小橘子”的事,像块石头砸进舆论池,

夏日朗晴 2025-10-23 16:07:38

最近《红舞鞋》剧组在云南大学取景时撞死流浪猫“小橘子”的事,像块石头砸进舆论池,溅起的水花里全是愤怒和质疑。这只被师生喂了三年、听见名字会蹭腿的橘猫,就这么死在了标着限速10km/h的校园路上,现场照片里它脖子扭曲的姿势,让无数人看着心揪。 剧组道歉声明凌晨就发了,说司机“疏忽没看见猫”,司机引咎辞职,还要成立“小橘子基金”管流浪动物。可这声明越看越像在“打补丁”——校园里明摆着有限速牌,路障也被挪开过,车是怎么开上人行道的?学生说当时车速明显超标,这“疏忽”俩字,怕是遮不住安全管理的漏洞。更蹊跷的是,最早曝光这事的学生后来删帖道歉,说“自己误解了”,可聊天记录里剧组宣发却提醒“别惹官司”,这操作像极了捂嘴。 说到底,大家气的不是猫死了,是剧组对生命的态度太敷衍。校园不是横店,是师生生活的地方,猫是大家养了三年的“毛孩子”,剧组进来拍戏,连基本的安全排查都不做,连限速牌都当摆设,这不是“意外”,是漠视。就像网友说的:“如果连只猫的安全都不放在眼里,拍出来的戏能有多少温度?” 更让人心凉的是,这事儿不是剧组第一次“翻车”。十月初就有群演爆料,说剧组给70块日薪让人干11小时,没早餐、午饭在垃圾站旁吃,还有人累到晕倒。后来爆料者又集体道歉,说是“误解”,可工资没结清的抱怨还在网上飘着。这前前后后的操作,像不像在说“我们错了,但你们别再说”? 其实剧组要真想解决问题,就该把调查做实。比如公开行车记录仪,查查当时车速到底多少;比如说明基金怎么管、钱从哪来,别让“小橘子基金”变成口头支票;再比如把之前群演的工资结清楚,别让打工的学生寒了心。道歉不是终点,是改正的起点,公众要的不是声明,是行动。 现在这事儿已经不是剧组和猫的矛盾了,是大家在问:影视行业追求效率的时候,能不能多看看脚下的路?能不能对生命多点敬畏?毕竟,戏里演的是人情,戏外得先有人味儿。 你们怎么看这事儿?觉得剧组该不该接受更严格的调查?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这事儿说透。 (案例来源:极目新闻)

0 阅读:0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