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登月计划大概率要凉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嫌马斯克的计划过于缓慢,正在寻找B方案,向其他公司开放建造新月球着陆器的合同招标。 马斯克的计划有什么问题吗?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SpaceX 面临着重大的技术障碍。由于飞船体积庞大、重量巨大,它不会直接飞往月球。” 正如《纽约时报》点破的,SpaceX 的核心问题出在星舰那过于庞大的身躯上。这款号称 “史上最强” 的火箭全长 120 米,起飞质量高达 5000 吨,推力更是达到 7400 吨,比阿波罗计划的土星 5 号翻了一倍还多。 可就是这 “大块头” 成了登月路上的绊脚石 —— 它压根没法直接飞往月球,必须先在近地轨道完成多次加油才能出发。这就像想骑自行车跨洋,得先沿途建几十个加油站,听起来就不靠谱。 早在 2020 年 NASA 评选登月着陆器方案时,就给 SpaceX 的计划下了 “高风险” 的定论。当时评估就指出,星舰的登月方案需要连续完成发射、交会、加注等一系列高难度操作,任何一步出错都得从头再来,而 SpaceX 压根没留足应对延误的缓冲时间。 更讽刺的是,NASA 早就看透了马斯克的拖延症 —— 他之前的商业乘员运输系统和猎鹰重型火箭,全都比原定计划晚了好几年才落地,这次想靠星舰赶 2024 年登月的 deadline,从一开始就像画饼。 星舰的技术故障更是没断过,简直成了 “爆炸专业户”。2025 年 1 月的第七次试射,火箭助推器倒是靠 “筷子夹火箭” 的方式回收了,但二级飞船刚入大气层就失控自毁,查来查去是振动太大导致燃料泄漏起火。 才过俩月,第八次试射又炸了,这次是中央发动机硬件故障,推进剂莫名其妙混在一起点燃,连锁反应让好几台发动机集体罢工,飞船翻滚着就没了信号。 算上之前的几次失败,星舰前八次试射就没一次能完整完成任务,马斯克嘴里的 “快速迭代”,在 NASA 看来就是 “没找着病根瞎折腾”。 更要命的是,这火箭的 “心脏” 一直不靠谱。星舰的超重助推器装了 33 台猛禽发动机,飞船本身还有 6 台,这么多发动机凑在一起,只要一台出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第八次试射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台发动机故障直接带崩了整个系统。 就算是回收成功的助推器,也藏着隐患 —— 有次降落时 13 台反推发动机里 2 台失效、1 台点不着火,查出来是 “局部过热”,说白了就是散热没搞定。登月可不是儿戏,带着这么多不稳定的发动机往月球飞,跟抱着炸药包上路没区别。 马斯克一门心思扑在火星上,反倒把登月的基本需求抛在了脑后。星舰用甲烷当燃料,说是能在火星上提取,可登月根本用不上这功能,反而让推进系统变得更复杂。 NASA 要的是能稳稳妥妥把人送上去、接回来的着陆器,马斯克却给了个 “为火星定制” 的大家伙,就像顾客要双登山鞋,商家却给了双太空靴,看着高级实则不合用。 更滑稽的是,阿波罗计划的土星 5 号 50 年前就能直接把 45 吨载荷送登月面,星舰号称能运 100 吨,却得先在轨道上 “喝饱油” 才能出发,技术看似进步了,实用性反倒退了步。 现在 NASA 终于忍不住找 B 方案了,说到底是被马斯克的拖延耗没了耐心。当年和 SpaceX 一起竞标的蓝源和 Dynetics,技术和管理评分都比它高,蓝源拉上了洛・马、诺・格这些老牌军工企业,Dynetics 更是联合了 25 家分包商,靠谱程度甩 SpaceX 几条街。 2025 年星舰都试射到第十次了,还在解决发动机和回收的基础问题,登月所需的月面着陆缓冲、生命保障适配这些关键技术更是没影。 NASA 总不能把重返月球的百年大计,赌在一个连火箭不爆炸都没搞定的公司身上,找备胎实在是无奈又必然的选择。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马斯克的火星梦耽误了登月路,就像美国的 AI 能画个画聊个天,真要拿去搞工业生产就歇菜。 星舰确实够科幻,能载 100 人去火星听着挺激动,但连登月这种相对简单的任务都搞不定,再宏大的梦想也只是空中楼阁。NASA 找 B 方案不是小题大做,是再不清醒,美国的登月计划真要被这 “火星迷” 拖凉了。
为什么都争着登月呢?就这么说吧,要是中国能在月球上架激光武器,只需要1.3秒就能
【4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