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都停止出口粮食,中国能否自给自足?就这么说吧,中国停止粮食供应,全球至少饿死10%的人口? 全球粮食市场要是突然“断链”,中国能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反过来,中国要是不出口粮食了,全球是不是真得有不少人要饿肚子?这事儿可挺值得琢磨的。 先说说中国停止粮食供应会咋样,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8亿人长期吃不饱饭。中国每年出口的玉米、大米和蔬菜,在全球贸易里占的份额可不小,超过15%呢。 特别是在非洲,像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这些国家,他们30%的粮食都靠从中国进口。要是中国不出口了,这些地方的粮价估计得涨300%,社会不乱才怪呢。 那要是全球都不给中国出口粮食了,中国能行不?这答案藏在两组看似矛盾的数据里。 一方面,中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11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了,稻谷和小麦的自给率都超过100%,库存还有1.1亿吨,够全国人吃9个月的。 可另一方面呢,中国大豆的自给率只有15%,每年得进口1亿吨,这可是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要是国际市场断供了,猪肉价格说不定得翻倍,饲料厂也得面临停产的危机。 其实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情况,1980年,美国对苏联实施粮食禁运,苏联最后是通过宰杀牲畜、扩大进口才勉强应付过去,但国内肉类消费量一下子就暴跌了40%。 中国在2008年全球粮价危机的时候,靠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把耕地红线定在18亿亩,还研发出了耐盐碱水稻、抗虫棉这些品种,单产提高了30%。 到了2025年,西北戈壁的“光伏农业”模式更是厉害,把沙漠都变成粮仓了,光伏板下面种的蔬菜,亩产是传统农田的2倍。 全球粮食贸易现在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了。中国要是完全不跟外界做生意,虽然能保证大家有饭吃,但大豆、食用油这些东西的缺口还是会引发通胀。 要是全球都不给中国供粮食,1.4亿头生猪的饲料需求可就麻烦了,只能动用战略储备。不过从长远来看,技术输出和贸易多元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几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签了127个农业合作协议,在巴西投资大豆种植基地,在哈萨克斯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这样既能保证进口渠道,又能帮合作国家提高产量,这种双赢的模式可比“断供威胁”靠谱多了。 粮食安全从来都不是你输我赢的事儿,当中国能在沙漠里用智能温室种出水稻,当非洲农民用中国的技术让亩产翻倍,这时候人类才算真正握住了端稳饭碗的钥匙。 大家觉得呢?你对粮食安全这事儿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有种预感,中国外贸不会再回头了!不是因为美国市场不够大,也不是因为关税高到完
【8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