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 对付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购买中国生产的任何产品,全部购买美国的产品。一名美国议员声称:“美国人每购买每一件中国商品,每一架中国制造的民用无人机,就是在帮助美国的敌人来对付美国。” 华盛顿的一些政治人物,正酝酿一场激进的经济手术。来自密歇根州的议员穆莱纳尔等人拿起了“手术刀”,他们的提议听上去简单粗暴:彻底禁绝中国制造,或是直接加上高达百分之百的关税。 于他们而言,此事恰似切除一颗恶性肿瘤。这种认知下,仿若那肿瘤是一切隐患的根源,切除它便如驱散阴霾,能让局面重归清朗。阿肯色州和佛罗里达州的鹰派参议员科顿与卢比奥也随声附和,把当年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地位的决定,斥责为一场“灾难”。 更有甚者,俄亥俄州的参议员布朗直接写信给拜登,要求永久性地把中国电动汽车挡在美国门外,理由是所谓的“国家安全”。此等说法,即便在企业界内部,亦被视作荒诞不经之谈,大家皆认为其毫无合理性可言,不过是无稽之论罢了。 这些激烈的口号,本质上是在选举季里塑造硬汉形象的政治表演。问题是,他们真的看清了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什么吗?这并非一个孤立的靶子,而是一个与美国经济血脉相连、深度共生的有机体。 想把“中国制造”从美国人的生活中剥离出去,就像试图抽干身体里的毛细血管。你家里超过八成的智能手机和近八成的电脑显示器,源头都在那里。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小到纽约一家塑料厂不得不从中国采购的金属挂钩,即便价格从40美分涨到80美分也别无选择,大到国防工业的命脉,这套供应体系无处不在。 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国超过一千个武器系统,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一架F-35战斗机,就需要用掉整整417公斤。更惊人的是,超过八成的美国军工企业,其供应链背后都有中国供应商的身影。 美国本土并非没有资源。以芒廷帕斯稀土矿为例,颇为尴尬的是,因缺乏成规模的提纯技术,逾八成矿石开采出来后,只能无奈远渡重洋,运往中国进行精炼。这种关键环节的空心化,才是致命的。 既然旧的供应切不断,那自己造一个行不行?“美国制造”的复兴口号喊得震天响,现实却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美国制造业呈现出持续低迷态势,已然连续六个月处于收缩状态。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制造业面临着复杂困境,其未来发展态势值得密切关注。 经济数据更不好看,第一季度直接下滑了0.3%,还少了三万多个工作岗位。根本原因在于人,制造业的岗位空缺超过四十一万,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愿去铸造厂里干活。 “自己造”不行,那就搞“友岸外包”,把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印度总可以吧?结果发现,这更像个悖论。这些国家自己也严重依赖中国的零部件和技术,美国企业只是多养了一个“二道贩子”,成本不降反升。 资本和市场是最诚实的。苹果的库克直言,中国的工程师储备和技术支持,在别的地方根本找不到,所以苹果在华的产业链反而在扩张。特斯拉和大众汽车也在用真金白银加大在中国的投入。 这场幻想中的“截断手术”一旦强行推进,结果只会是美国经济自己大出血。牛津经济研究院给出直白预测:受此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将下滑1.4%。普通人的日子更难过,日用品和电子产品的价格可能直接翻倍。 企业的感受最为直接。福特汽车因为电池供应链问题,一年就亏了50亿美元,他们坦承没有中国电池,电动车业务根本玩不转。高额关税如沉重枷锁,令福特与通用不堪重负。仅一年时间,这两家企业便被迫额外支出高达70亿美元,在成本重压下艰难前行。 中小企业更是苦不堪言。爱达荷州一家叫Decked的公司,一心想搞百分百美国制造,结果连个小小的球轴承都找不到替代品,只能硬着头皮从中国进口,关税让成本翻了一番。 即便是处于科技前沿、以高精尖著称的芯片行业,亦未能在此次浪潮中全身而退,被卷入其中。在中国管制人造金刚石出口后,美国芯片制造商的切割工具成本立马跳涨了18%到25%。 最讽刺的是,贸易战打了这么久,本想缩小的对华贸易逆差,反而从四千亿美元一路飙升。这赤裸裸地证明了,市场的刚性需求,根本不是政治命令可以扭曲的。 说到底,那些在幻想中挥舞手术刀的政客,误判了整个局势。他们妄图肢解的,实则是自身经济版图的一隅。这般短视之举,如同自戕,不仅难以达成预期目的,还会让自身经济陷入千疮百孔之境。这根本不是什么良方,而是一剂会导致严重内伤的毒药。 真正该感到恐慌的,或许并不是被当作对手的中国,而是那些无视经济规律,拿自己国家民众的钱包和企业的生存来当政治筹码的决策者们。毕竟,这种“挥刀自宫”式的逻辑,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美国又开始慌啦!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