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战败,苏联俘虏1万多日本女兵,处理方法令日本人胆寒。1945年8月9日

寒江孤影呢 2025-09-28 15:47:40

日本关东军战败,苏联俘虏1万多日本女兵,处理方法令日本人胆寒。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和自称“皇军精锐”的日本关东军打了场硬仗。 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早已不是当年横行中国的“皇军精锐”。 真正在前线打仗的,全被调去太平洋了。 留下来的,是一群老兵、少年来不及长大,还有大量所谓“后勤支援人员”,包括了1万多个穿军装的日本女人。 她们不是战士,是护士,是电报员,是炊事员,是会计,是那些跟着部队跑,却连枪都没摸过的“文职”。 可问题来了,战败之后,她们也成了“战俘”。 苏联红军抓了将近60万日本人。男人被当成劳动力,女人也没能幸免。有人以为,女战俘会被区别对待。其实,很快事情就变了。 她们被押上闷罐车,往北开,目的地是西伯利亚。 车厢不是给人坐的,是给牲口用的。没有厕所,没有暖气,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夏天时闷得喘不过气,冬天一夜就能冻死人。疾控、防疫、急救?都没有。 她们在车上死了一批,没死的,下车就被送进劳改营。 那是苏联战后最缺什么?人。特别是干活的人。 两千多万死在卫国战争里,工厂、铁路、矿山全等着人来填。日本战俘,包括女人,被当成了“免费劳动力”。 有人说女俘去了“轻劳动”岗位,比如洗衣、做饭、缝补。 听着不重,但别忘了,那是零下三四十度的西伯利亚。 她们洗的是冰水,缝的是冻裂的手,吃的是冻土豆和盐水白菜汤。 每天热量摄入不到1000卡路里,却要干12小时以上的活。 营房里,木板通铺,窗户是漏风的。哪怕是女战俘,也得自己劈柴取暖。得病了?没有药,没有医生,只能靠扛。扛不过去,就死。 据日本厚生省后来统计,大约有3500名女战俘死在了苏联战俘营里。死亡率超过27%。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不安的。 到了夜里,营地不是安静的,是压抑的。 一些苏军士兵会悄悄摸进女俘的宿舍,图的不是“劳动价值”。 有记录显示,部分女战俘因夜间骚扰而精神失常。 有的被单独关押,有的再也没被遣返。档案上写着“精神状态不稳定”,但没人知道,她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可这段历史,日本不爱提,课本上更是只字未提。 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签了,遣返才算真正开始。可那时候,已经过了十年。 1.3万人里,约8700人回来了。回不来的,要么死了,要么被苏联“留下”了。 有19个女人,干脆加入了苏联国籍,嫁给了当地人。 还有几十人,被中国的东北民主联军收容,成了部队里的医护,被送去后方,几年后才回国。 但回国,并不意味着“结束”。 这些女人,在日本没被当成“幸存者”,反而成了“耻辱”。 有人回去后,什么话都不说;有人一辈子没结婚;还有人,在火车站被亲人拉着行李扔下,说:“你不是我女儿。” 她们不是被战场杀死的,是被记忆遗忘的。 问题是,这段历史,苏联后来也没怎么提。日本更是选择“集体失忆”。 俄罗斯至今不肯公开完整的战俘名单,日本政府几次交涉,都被搪塞过去。于是,这事就成了“无主的真相”。 你可能想问,为啥这些女人要穿军装?她们是军人吗?不是。她们是那个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她们不是主动上前线,是被推上去的。可当战争输了,没人愿意为她们说话。 战争结束了,但对她们来说,战争一直没停。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寒江孤影呢

寒江孤影呢

自我否认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