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的舰桥,比俾斯麦高一整层楼,不是设计图上的,是战时一层层加出来的。 NHK的激光扫出来,42.7米,多出来的3.5米,全是防空炮、雷达、指挥塔——全是“能用但不该加”的东西。 俾斯麦干舷低得像贴着海面跑,5.4米,大和9.3米。 看着是“隐身”了,可一进大西洋,船摇得像喝醉的酒鬼,主炮打出去,弹着点散成一片。 德国人往炮塔上加防浪板、密封圈,多出110吨重量,等于自己把“低矮优势”给吃掉了。 武藏中了17条鱼雷、19枚炸弹,六成砸在舰桥和炮塔上。 大和最后被炸沉,两颗1000磅炸弹直接端了指挥中枢——不是命中要害,是靶子太大,躲都没法躲。 德国人说:我矮,你打不中。 日本人说:我高,我看得远、打得准。 可实战不讲道理——你站得高,子弹就找你。 2025年的新数据不讲段子,只讲数字: 大和的投影面积,是俾斯麦的两倍多。 你不是“违章建筑”,你是海上移动的靶心。 不是谁更聪明,是两条路: 一条用矮身换活命,一条用高台换视野—— 结果,高台的人,先倒了。
中天专家:原来以为电磁弹射很难,因为美国的福特号航母,测试3年5个月。而福特级的
【25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