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在哪?邱震海语出惊人:“中国辛辛苦苦在14亿人中培养人才,老美是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27 08:52:06

中美“差距”究竟在哪?邱震海语出惊人:“中国辛辛苦苦在14亿人中培养人才,老美是在77亿人中收割人才。中国是个挣钱的好地方,但是留不住人才,这与环境有关!”短短2句话,却点破了问题的根本,发人深省!   美国智库报告显示,2000到2015年,中国留美STEM博士近90%都选择永久留下,比印度的87%还高。 这可不是人家逼的,是美国把“留人条件”做到了实处。先说科研上的硬支撑,人家实验室里的设备更新速度快,像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那样的地方,对高校科研人员全开放,不用等经费批下来再买设备,耽误研究进度。 更关键的是经费不卡脖子,科研人员申请项目只要方向靠谱,很少会因为钱不够发愁,不用天天写申请、跑审批。而且学术氛围松快,不用应付太多行政杂事,有调研说美国科研人员每周花在行政上的时间也就5-8小时,剩下的精力能全扑在实验上。 再加上移民政策的“加速器”,美国的EB-1A杰出人才移民通道就是为科研大牛开的“高速快车”。不用找雇主,不用等签证配额,只要在科学、技术这些领域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比如得过行业奖项、发表过有分量的论文,符合十条标准里的三条就能申请绿卡。 全家还能跟着定居,孩子上学也方便,这对拖家带口的顶尖人才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更别说硅谷那套产业生态,就算不进谷歌、苹果这些巨头,创业也能找到投资人,技术变现的路特别顺,发展空间肉眼可见。 美国其实自己也缺STEM人才,预计到2030年有140万个技术岗位没人填,但人家靠这套“吸引-留住-用活”的链条,把全球的人才都拉来补自己的缺口。 2018年美国STEM劳动力里近三分之一是外国人,博士学历的外国人才更是比本土的还多,等于全世界在帮美国养科研队伍,这优势能不大吗? 咱们中国这些年确实成了挣钱的好地方,互联网、金融、制造业里到处是机会,可说到留顶尖人才,尤其是从国外学完先进技术回来的,总差那么点意思。 不是咱们不重视,财政部说了“十四五”期间财政科技支出要花5.5万亿,比“十三五”增长34%,基础研究投入年均涨12.3%,钱花得真不少,可为啥还是留不住人?问题就出在邱震海说的“环境”上,有些地方没跟上来。 最头疼的是科研里的“行政干扰”。有科研人员吐槽,每周光应付报销、写项目总结、开各种无关的会,就得花15-20小时,比美国同行多了两三倍。以前经费管得死,买个设备要层层审批,现在虽然推“包干制”让科学家自己管钱,但很多地方还没落实到位,该走的流程一样没少。 更闹心的是评价体系,有时候不是看研究成果多有价值,而是看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项目,逼得人没法沉下心搞长期研究。比如搞基础物理的,可能十年八年出不了成果,但要是天天被催着出论文,哪有心思攻坚? 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也挺磨人。顶尖人才收入不算低,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买房照样压力山大。天津搞了人才公寓,60平米的房子月租2400还能看海河景观,应届毕业生还能拿补贴,可这样的政策不是每个城市都有。 产业平台的“断层”更要命。咱们有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很多高端产业的产业链还不完整,比如芯片设计领域,就算人才回来有好想法,关键设备和上下游配套跟不上,研究成果也变不成产品。 美国硅谷的厉害之处,就是实验室出来的技术,转身就能对接企业量产,科研人员能看到自己的成果落地,还有收益分成。咱们虽然也在推成果转化政策,让科研人员拿所有权,但从“样品”到“产品”的路还是太长,不少人才回来后发现没施展才华的舞台,只能又出去。 说到底,中美之间的差距,不光是科技成果、经济数据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更在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留存力”上。美国的本事是把“全球人才”变成“自己人”,咱们的问题是把“自己培养的人才”给弄丢了,这背后其实是“环境竞争力”的差距。 美国的优势不是天生的,是把“吸引人才”做成了系统工程。从科研设备、经费支持,到移民政策、产业配套,每一环都围着“让人安心搞研究、有奔头”来转。 咱们的短板不是补不上,只是需要时间。现在已经在往对的方向走了:经费上“放权松绑”,让科学家自己说了算;住房上搞人才公寓、发补贴,解决安居问题;产业上减税降费3.6万亿支持科创企业,还搞政府“下单”帮企业卖创新产品。 咱们顶尖科学家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了,2024年有32511人,占全球近28%,比美国还多,说明培养能力没问题,只要环境跟上,留住人不难,而且其实差距正在缩小。以前留美博士90%不回来,现在随着国内科研条件改善,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这说明只要把“环境短板”补上,少点行政干扰,把生活配套做扎实,搭建好产业平台,咱们不光能留住自己培养的人才,还能吸引全球的人才来中国发展。毕竟中国市场大、机会多,只要环境到位了,“77亿人中的人才”也会愿意来咱们这儿扎根。

0 阅读:12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