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自己也没有想到,跟着中国混,混来混去,自己也混了一个霸主。 搁十几年前,巴基斯坦在南亚压根算不上有分量的角色,说是“被邻居压着打”都不夸张。那时候的巴铁,日子过得是真紧巴——电力缺口大到离谱,夏天能整天停电,工厂没法开工,老百姓晚上只能点蜡烛;交通更别提了,南北贯通的公路就没几条像样的,从卡拉奇运点货物到北部,坑坑洼洼能颠好几天,成本高得吓人。 最要命的是军事上的被动。那时候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机全靠从国外买,早期用的F-7还是米格-21的老底子,性能早跟不上了。后来想换先进点的,要么被西方漫天要价,一架F-16卖一千多万美元,还附带一堆政治条件;要么买了之后维护成难题,零件断供是常有的事。1998年印巴卡吉尔冲突后,西方还搞制裁,连欧洲的航电设备都买不到,空军差点陷入无战机可用的窘境。 经济上更是没话语权,出口全靠棉花、大米这些初级产品,赚不了几个钱,外债却越积越多。周边国家也没把它当回事,搞区域合作都不带它玩,毕竟谁愿意跟一个又穷又弱的伙伴打交道?那时候的巴基斯坦,别说当“霸主”了,能在区域里稳住脚跟就不错了,谁也没料到后来能翻身。 巴基斯坦的转运,说到底是跟中国搭上线后才有的转机,而中巴经济走廊就是最关键的“引擎”。这可不是简单修几条路,而是把巴基斯坦的整个经济骨架都给撑起来了。就说瓜达尔港吧,以前就是个偏远小渔村,沙子比人多,谁能想到现在成了能停靠五万吨级货轮的枢纽? 中国帮着把这个烂摊子拾掇成了宝地:先是修了3000多公里的公路铁路,把港口和巴基斯坦北部连了起来,比走卡拉奇港近了400公里;2024年新国际机场投用后,货运客运都方便了,旁边还建了海水淡化厂,解决了用水难题。 更实在的是,以前巴基斯坦的货船去中东得绕大半个印度洋,现在从瓜达尔港出发几天就到,一年光运费就省好几亿美元。 能源这块更是解了燃眉之急。以前巴基斯坦天天停电,现在中巴合作建了卡洛特水电站、真纳光伏园,还有正在修的莫赫曼德水电站,这些清洁能源项目一投产,不光够国内用,还能往周边送,硬生生把电力短缺国变成了富余国。 民生方面也不含糊,2024年投用的中巴友谊医院,半年就接诊了上万当地人;中国还送农机、培训农业技术员,帮着巴铁提高粮食产量。 这些可不是白给的好处,巴基斯坦也拿出了真东西。瓜达尔港距离霍尔木兹海峡才400公里,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现在30%都从这走,比绕马六甲海峡近了85%,路程从14490公里砍到一半都不到,又省钱又安全。 这种互相给力的合作,让巴基斯坦的经济腰杆一下硬了起来,2025年光中巴经济走廊带动的就业就有几十万,GDP增速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还多。 能在区域里站稳脚,光有钱不行,还得有能护住家的硬实力,这背后中国的帮衬功不可没,但绝不是简单的“扶起来”。就说枭龙战机吧,这玩意儿是中巴一起熬出来的,不是中国单方面送的。上世纪90年代巴铁想换战机,找西方碰壁后,中国拉着它搞“超7”项目,钱一起投,风险一起担。 最难的时候,西方制裁断了航电设备供应,中巴就自己琢磨,用中国的KLJ-7雷达顶上;发动机先用俄罗斯的,后来中国又专门研发了WS-13“泰山”发动机,彻底摆脱依赖。 2003年首飞后,一步步改进,现在的JF-17“雷电”不光巴铁自己用着顺手,还卖到了缅甸、尼日利亚,一年军火出口就赚20多亿美元。这可不是靠人情卖的,是性能真靠谱,价格还比西方战机便宜一半,穷国都愿意买。 有了硬实力打底,加上经济走廊的吸引力,周边国家慢慢开始主动找巴基斯坦打交道。伊朗想借瓜达尔港做贸易,阿富汗盼着通过巴铁的公路运矿产,连以前不冷不热的中亚国家,都来谈能源合作。 这不是因为巴基斯坦争着当“老大”,而是大家都明白,跟巴铁合作能沾光——走它的港口省运费,用它的能源稳供电,连中国的5G技术都是先通过巴铁进入南亚的,其他国家看着眼红也跟着学。 有人说巴基斯坦是靠中国“喂出来”的霸主,这话太片面了。中国帮巴铁建港口、搞军工,巴铁也给中国当了能源通道和南亚跳板,这种平等的互相帮衬,比单方面的援助靠谱多了。 现在的巴基斯坦,不用喊着“我要当老大”,光凭通畅的交通、稳定的能源和靠谱的军事实力,就成了区域里的“香饽饽”。说白了,这霸主地位不是争来的,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这种靠合作赢来的认可,比硬抢的话语权稳多了。
中巴首次!巴基斯坦正式宣布了“一个国家的钱包空了,怎么办?”巴基斯坦的答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