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18日,一架身份不明的大型运输机闯入苏联领空,苏军大尉瓦连京·库利

混沌于浮云 2025-09-26 19:48:31

1981年7月18日,一架身份不明的大型运输机闯入苏联领空,苏军大尉瓦连京·库利亚宾立刻驾机进行拦截,危急时刻,只见他开足马力,朝敌机撞去。 冷战时期,美苏对抗如火如荼,空中入侵成了家常便饭。苏联对领空高度警惕,早从U-2侦察机事件中吃过亏。那是1960年,美国U-2高空窥探苏联核试验,赫鲁晓夫气得直跳脚,派米格-19和苏-7拦截。虽导弹误击自家飞机,但也活捉了美方飞行员。这事儿让苏联空军养成铁腕作风,任何不明飞行物都得严查。1978年,韩国波音707误入摩尔曼斯克,苏-15直接用导弹击落,造成两名乘客死亡。国际上骂声一片,可苏联人觉得这是保家卫国必要手段。类似事件积累,让他们对运输机也多一层疑心,总担心藏着间谍设备或情报。 瓦连京·库利亚宾这人,出生于苏联普通家庭,早年对飞行着迷。青少年时就去机场看飞机起降,成年后通过选拔进空军学院。那里训练苦,模拟器上练操纵,操场上学空气动力学。毕业分到边境部队,先开教练机巡逻,渐渐转苏-15这种高速拦截机。高加索基地驻扎,山地环境复杂,他积累数百小时飞行经验,专攻边境监视。升大尉后,负责亚美尼亚南部空域,日志里记满天气和燃料数据。实战准备扎实,拦截程序烂熟于心,从雷达锁定到武器部署,一丝不苟。这次任务,他经验老道,却没想到对手是辆慢吞吞的CL-44。 那天运输机是阿根廷公司Transporte Aéreo Rioplatense的CL-44D,注册号LV-JTN,本该从以色列起飞,经阿根廷伪装航线运货到伊朗。速度只有670公里每小时,体型60吨,远超苏-15的18吨。苏联雷达在黑海方向捕捉信号,没通报就逼近南部空域。地面多次呼叫无果,指挥部派库利亚宾出动。他的苏-15爬升到拦截高度,锁定目标。运输机不回应警告,还试图加速逃离。库利亚宾试用K-98导弹,可射程1.5公里内难稳住位置,一快一慢相对运动太棘手。地面下令摧毁,他只能改用撞击战术。 撞击过程简短却致命。库利亚宾先减速靠近,用苏-15脊背顶运输机尾翼。第一次接触,金属摩擦变形,但对方还稳住。运输机向上爬升避让,他拉开重来。第二次对准尾部引擎,开足马力直冲。尾翼撕裂,碎片散落,运输机开始侧倾向下螺旋。烟从破损处冒出,库利亚宾的苏-15也伤重,油压掉落。他拉弹射手柄,座舱弹出,伞包打开安全着陆。运输机坠在埃里温南30英里荒野,爆炸吞没残骸。四名机组全亡,三飞行员一乘客,无一生还。这次行动,苏-15背上客机杀手名声,国际舆论哗然。 坠机后,苏联部队封锁现场,回收残骸。士兵拉铁丝网,阻村民靠近。检查货舱,木箱里是成捆以色列导弹和弹药,序列号对上军工企业记录。原来这是两伊战争背景下,以色列卖武器给伊朗。1980年伊拉克入侵伊朗,联合国禁运军火,两国急需补给。以色列虽信仰不同,却看中机会,提供必要装备。但直飞风险大,途经伊拉克易暴露。于是借阿根廷公司CL-44,伪装民航绕道。导航失误,让它误入苏联领空。冷战时这秘密严守,苏联只知是入侵,不知军火内情。调查组拍照编号,每件武器分析清楚,上报莫斯科。 事件曝光,阿根廷抗议,联合国议题上提。苏联称自卫,强调未通报入侵。库利亚宾获表彰,升少校,基地医务室包扎后回岗。维修另一苏-15时,他转扳手紧螺丝,监督电子检查。国际压力下,几年后转后备,办档案文件。每天坐木桌翻日志,标天气数据。退休前讲拦截技巧,新兵听投影苏-15图。这案子成冷战注脚,空军铁律显露无遗。苏联解体后,档案解密,军火链条全露。以色列伊朗交易,绕三国才出岔子。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