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随其进入地府的有数百妃嫔,数吨金银珠宝。可谓奢糜之极,又惨绝人寰。 话说朱元璋这人,出生在1328年的安徽凤阳,家里穷得叮当响,原名朱重八,小时候就帮人放牛,风里来雨里去,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元朝末年闹饥荒,他父母兄妹全饿死了,他自己流浪街头讨饭吃,饿肚子是家常便饭。后来进了皇觉寺当和尚,敲木鱼念经,勉强混口饭。1352年,红巾军闹事,他扔下僧袍参军,从扛旗起步,一步步杀出名堂。郭子兴手下,他当了将领,战场上冲锋陷阵,收编降兵,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地盘。到1368年,他在南京登基,建了大明,年号洪武,从乞丐到皇帝,这路走得够励志,可惜后头的事儿就没那么光彩了。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嘴上总喊着为老百姓着想,兴修水利,迁民开荒,这些活儿干得还行,百姓田里多出点粮食,日子稍稍好过点。但他那反腐劲头,狠得没边,据说杀了15万贪官,剥皮塞草,尸体挂衙门前示众,血腥味儿能飘老远。结果呢,贪官还是层出不穷,没收的银子上千万两,全进了国库,没一两落到老百姓头上。这反腐听着响亮,实际效果拉胯,朱元璋自己也爱收礼,亲戚故旧塞钱,他就睁只眼闭只眼。帝王家的事儿,总归是自家那点破事儿,苍生二字,说说而已。 在位31年,朱元璋管得死死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动辄株连上万人,抄家灭门成常态。官员战战兢兢,朝堂上风声鹤唳,谁敢多嘴?可他自己呢,后宫妃子上百,选秀时从全国挑,年纪轻轻的姑娘一个个进宫,伺候他吃喝玩乐。朱元璋年纪大了,还不忘这些,临死前遗诏里头,特意写了殉葬的事儿。话说回来,这习俗从古就有,商周时候奴隶主死,底下人全得陪着埋,可明朝这时候,还玩这么老套路,朱元璋这皇帝当得,骨子里还是那股子封建味儿。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病死在南京皇宫,享年71岁。孙子朱允炆继位,当了建文帝,按爷爷遗诏,办丧事得依古制。后宫那些没生孩子的妃嫔,全得殉葬。史书上记着,46名妃嫔陪葬孝陵,其中38个是治丧时勒令自尽的,宫女也有十几个跟上。方式简单粗暴,白绫一绕,干净利落。这数字听着不多,可搁在那些年轻姑娘身上,够叫人寒心。朱元璋活着时风流,死后还不放过她们,这帝王私欲,延伸到地下去了。 孝陵建在南京钟山,朱元璋早年就挑好地儿,工匠挖墓道,堆石块,费老鼻子劲儿。陪葬品堆成山,金银珠宝数吨重,银锭金条,珠宝首饰,够塞满牛车队。这些东西,本该是国库银子,修桥铺路用,可全拉去陪死人了。朱元璋这辈子省吃俭用,百姓税重得喘不过气,他自己倒好,死后奢侈成这样。史料里明孝陵出土过这些宝贝,证明不是瞎编,可这事儿搁谁看,都觉得荒唐。帝王死后还想继续享乐,根儿上就是那套阴阳两界一体的迷信,费钱害人。 朱允炆上台后,赶紧执行遗诏,场面乱糟糟的,官员们办得手忙脚乱。那些妃嫔,本是宫里绣花弹琴的,骤然间命没了,哭声震天也没用。朱元璋遗诏里头,没明说怎么死,但古制就是绞杀或自缢,干净不留痕迹。考古挖出孝陵妃子墓,骨头摆放姿势诡异,双腿分开,估计是死后摆的,图个吉利啥的。这残忍劲儿,从上到下没人敢吱声,建文帝小年轻,孝顺爷爷,也就照办了。话说,这习俗到明朝本该淡了,朱元璋一带头,又给后头开了坏头。 朱元璋诸子分封在外,秦晋楚燕,一个个封王,手握重兵。建文帝继位,怕叔叔们造反,就搞削藩,收兵权,撤藩王。这下捅马蜂窝,燕王朱棣不干,1399年七月起兵靖难。朱棣在北京练兵,队伍拉得老长,南下打一路,城池一个个拿下。建文帝派兵挡,战场上死伤惨重,四年下来,国力耗空。1402年,朱棣军到南京,城里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进城当了永乐帝。朱元璋这家底,本该稳当,可他分封太狠,子孙太多,埋下祸根。 朱棣上台,追杀建文旧臣,抄家杀头,没少干。明朝中叶,藩王越来越多,占地吃粮,国库银子哗哗流。百姓苦哈哈,税赋重,起义四起。到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上吊煤山,明亡了。清兵进关,朱氏宗室遭大屠,上百万子孙被杀,尸堆如山。这报应来得快,朱元璋当年杀贪官,株连无辜,子孙也尝这滋味。史书上记着,朱家后裔恨不得灭绝,江山轮流坐,终究是轮回。
1641年,万历皇帝的儿子朱常洵被李自成活捉,300多斤的朱常洵跪倒在地,请求免
【39评论】【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