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

混沌于浮云 2025-09-25 20:48:18

1937年,772团副团长王近山未经请示就伏击日军。战后他带着缴获的香烟找旅长陈赓请罪,避重就轻地说自己未经请示就抽了日军大佐才能抽的烟。而陈赓旅长表示:“没啥,打赢了,我照样记你大功!” 说起这场七亘村伏击战,得从当时山西的乱局讲起。那是1937年10月,日军从平型关得手后,气焰嚣张,直扑娘子关,晋东门户眼看要失守。国民党军队顶不住,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带队赶来,亲眼瞧见七亘村那条窄路,两边土崖高耸,简直天生伏击地。他当机立断,命令386旅在这里卡住日军补给线,减轻友军压力。这步棋下得准,抓住了敌人的软肋,日军补给一断,进攻就得缓口气。刘伯承这人,军事眼光毒辣,早年留学苏联,深知地形在游击战里的分量,这次选点,就为出奇制胜铺路。 陈赓作为386旅旅长,接到任务后没耽搁,马上琢磨人手。他知道王近山这家伙,作战时像头猛虎,红军时期就冲在最前,鄂豫皖反围剿打过硬仗。陈赓挑人从不含糊,王近山主动请缨,只带三营加特务连一排去干这活儿,陈赓一想合适,就批了。出发前,陈赓还特意叮嘱,战场上变数多,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置,保住兵力为主。王近山领命,率队连夜赶到七亘村,仔细勘地形,选定南侧高地埋伏。部队就位后,他派侦察兵盯着敌动静,本打算等主力齐了再动手,可日军补给队来得太快,三百多人押着三百匹骡马,后面还跟两百步兵。 王近山一看形势,敌队已钻进圈子,再等主力就错过机会。他权衡再三,果断下令开火。三营战士从高地倾泻火力,敌补给队乱成一锅粥,骡马倒地,士兵四散。十二连从正面压上,十一连侧翼包抄,特务连堵住退路,日军增援赶来也进不了谷口。战斗打了两小时,八路军只伤了十人,就歼灭日军三百多,缴获步枪、弹药、无线电啥的,应有尽有。这仗打得干净利落,王近山的临机决断,直接把劣势扳成胜局。战场上,纪律重要,但抓战机更关键,他这步走对了,证明了八路军不死板,能因地制宜。 战后,王近山从战利品里挑出几盒日军大佐专用的洋烟,揣兜里去找陈赓请罪。他没提擅自开火的事,就说自己没请示就抽了大佐烟,避重就轻想蒙混过去。陈赓接过烟盒,瞅了瞅,没多废话,直接说打赢了就记大功。这话听着简单,里头门道大。陈赓黄埔出身,长征走过,深知战场规矩不是教条,关键看结果。王近山这回没挨处分,反倒得了表扬,部队士气也跟着高涨。缴获的烟分给战士,算是额外奖励,大家伙儿都觉得这仗值了。八路军这作风,严是严,但赏罚分明,赢了仗就认功,输了再算账。 刘伯承听说首战大捷,脑子转得飞快。他猜日军觉得七亘村被端了,不会再来这趟浑水,肯定会派队收尸补给,顺道探路。为迷惑敌手,他让王近山率三营佯装撤离,部队大摇大摆走山路,高唱着歌,制造空村假象。其实,三营兜一圈又折回,九连十连守南崖,十一连十二连和特务连一排做预备。部队复位,擦枪上膛,等着敌军上钩。这招重叠设伏,玩得溜,刘伯承的战术脑子,专治日军骄横。28日,日军果然上当,百多骑兵加三百步兵,押着补给队东进,边走边警戒,还带了小炮试射。 王近山在高地观察敌情,等骑兵和补给队全入圈,才下令攻击。崖上火力齐发,子弹打翻马匹,骑兵摔进尘土,步兵还击不成阵形。九连从南侧冲下投弹,炸散敌队,十连侧击扫溃兵,日军反扑时十一连封谷口,机枪堵死通道。雨水下起来,路滑泥泞,日军组织得紧些,部分逃掉,但八路军还是歼灭百多,俘获几十匹骡马和装备,只伤二十来人。两次伏击加起来,歼日军四百多,缴获一大堆,彻底断了娘子关敌补给线。国民党卫立煌得了些战利品如战马军刀,压力小了不少。这仗不光打疼了日军,还让华北抗日军民看到希望。 七亘村这事儿,暴露日军补给依赖公路的弱点。八路军装备差,但靠地形和机动,硬是把优势翻盘。刘伯承选点,陈赓布置,王近山执行,三人配合默契,体现了八路军指挥层的水平。日军装备精,飞机坦克全上,可八路军用步枪手榴弹,就让他们吃瘪。这证明,抗日不靠蛮干,得讲策略,抓敌麻痹心理。战场上,纪律和灵活并重,王近山那盒烟请罪,成了军中佳话,提醒大家,军纪是为打仗服务的,不是束手束脚的绳子。

0 阅读: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