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9月22日报道,北京,一女子验收新房时,无意间发现防盗门存在瑕疵,于是就

韫晓生 2025-09-25 17:49:09

[太阳]9月22日报道,北京,一女子验收新房时,无意间发现防盗门存在瑕疵,于是就要求开发商换新!没过多久,供应商就把新防盗门送到了家门口,结果等女子再去看房时,突然被防盗门砸到了左脚!事后经过鉴定,女子的伤势达到了10级伤残,于是女子就把开发商、供应商、物业都给起诉了,要求赔偿20.7万!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北京一女子换防盗门竟被砸成10级伤残,法院判了!)   20.7 万元的赔偿判决书摆在桌上,法院最终认定开发商承担五成责任,物业公司担责两成,而她自己也需承担三成过错。   董女士摩挲着伤残鉴定报告上 “十级伤残” 的字样,左脚传来的隐痛仍不时提醒着那个深秋傍晚的惊魂时刻。   一扇本应守护安全的防盗门,为何会成为伤人利器?这场牵扯三方的责任纠葛,要从楼道里那声突如其来的闷响说起。   时间回到 2024 年 10 月,某小区的楼道里,董女士结束一天的忙碌回到小区,刚转过楼梯拐角走向自家门口,一声沉重的撞击声骤然响起。   倚在墙边的一扇新防盗门突然仰面倒下,带着惯性直直砸向她的左脚。剧痛瞬间席卷全身,她踉跄着扶住墙壁才勉强站稳,冷汗顺着额头滑落,脚下已渗出细密的血渍。 她被送往医院检查后,诊断结果为左脚骨折,后续的伤残鉴定更是确定为十级伤残。医疗费像流水般支出,无法正常工作带来的一系列损失,让这个刚购置新房的家庭不堪重负。   董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可三方在赔偿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协商桌上的争执声,比楼道里的闷响更让人寒心。   这场意外的源头,藏在几个月前的收房细节里。   2024 年初,董女士满心欢喜地接过新房钥匙,却发现入户防盗门存在明显瑕疵。面对她的质疑,开发商当场承诺 “后续会统一更换”,这份承诺让她暂时放下了顾虑。   9 月底,开发商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董女士商议换门事宜,她特意说明家中目前无人居住,提议等正式入住后再敲定具体时间,对方当时并未提出异议。   可董女士没料到,10 月那一天,防盗门供应商在未提前沟通的情况下,受开发商委托将新门直接送到了小区。   本应按要求存放在地库等待统一安装的防盗门,最终却被随意倚在了她的入户门口,而这一切,她事先毫不知情, 回忆起事发瞬间,董女士仍心有余悸。   法庭上的交锋,比受伤的疼痛更让人煎熬。开发商的代理人言之凿凿:“我们早就要求供应商把防盗门放地库,是配送工人私自送到业主门口的。而且当天那么多户都收到了门,只有董女士出了事,她自己没尽到注意义务,责任该自负。”   物业公司也迅速撇清关系:“我们只负责公共区域的巡视,业主门口的私人物品不在管理范围内,这事儿和我们没关系。”   面对两方的推诿,法院的审理如同剥茧抽丝,逐渐厘清了各方的责任边界。对于开发商,法官明确指出其作为责任主体的疏漏:为何配送前不再次确认时间?既无提前沟通,又无现场监督,导致安全隐患形成,这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物业公司的抗辩,也未能得到法院支持。与此同时,法院也对董女士的行为作出了评价:“发现门口有防盗门阻碍时,本应先规避危险或寻求帮助,却选择自行尝试进入,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   最终,结合各方的过错程度,法院作出了明确判决,让这份责任认定尘埃落定。   如今再回望这场纠纷,企业的流程规范、物业的细致管理、个人的安全意识,如同支撑安全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唯有每一方都守住责任底线,那些本可避免的意外,才不会在生活中悄然上演。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