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不需要核武器,伊朗决定放弃,伊朗不需要这样的武器。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已经向普京保证,伊朗不会寻求发展核武器。 这话的背后既有国内的难处,也有外部的教训,每一条都能让人看清放弃核武器才是对伊朗最有利的选择。 伊朗现在国内老百姓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再搞核武器根本不现实。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制裁一下子加到最严,伊朗的经济直接掉了下来,GDP从2018年的398880.23百万美元,一路跌到2020年的262186.18百万美元,短短两年就少了一百多亿美元,相当于很多民生项目直接停摆。 更具体的是,伊朗工人平均一个月收入才200美元,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快扛不住了,年轻人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物价还一个劲涨,这样的情况下,哪有多余的钱砸在核武器上? 要知道搞核武器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光建设施、养专家的钱,就能让多少老百姓吃饱饭。 而且美国卡着伊朗的石油出口和金融合作,等于断了主要收入来源,要是还抱着核武器不放,制裁只会更严,经济只会更糟,这一点伊朗心里比谁都清楚。 搞核计划不仅没带来安全,反而招来了真枪实弹的打击。2025年6月,以色列突然空袭了伊朗几十处核设施和军事目标,打了整整12天,不光平民死了上千人,连高级指挥官和核科学家都伤亡惨重。 谁都知道以色列背后有美国撑腰,这明摆着就是冲着伊朗的核计划来的。 国际上专门查核问题的机构之前算过,伊朗有408.6公斤丰度60%的浓缩铀,虽然接近能造原子弹的90%纯度,但还没等提纯,核设施就被炸得稀烂,后来评估说伊朗的铀浓缩能力直接降了90%。 这就说明,越搞核计划,越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反而更不安全。哈梅内伊肯定明白这个道理,与其抱着个“烫手山芋”招灾惹祸,不如干脆放弃,少一个被打击的理由。 还有美国的套路,伊朗早就看透了,搞核谈判根本得不到好处,反而会被摆一道。2015年伊朗签了伊核协议,按要求暂停了部分核活动,本以为美国会解除制裁,结果2018年特朗普政府说退就退,还加了更严的制裁,这让伊朗吃了大亏。 2025年双方在阿曼斡旋下谈了五轮,美国还想让伊朗把铀浓缩彻底归零,甚至要求放弃导弹,这根本不是谈判,就是下命令。 哈梅内伊说得很明白,跟美国谈判只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既然谈不出结果,还不如主动放弃核计划,不再给美国制裁和打击的借口。 而且美国和阿拉伯盟友还放出话,愿意拿300亿美元支持伊朗搞民用核计划,虽然没说接不接受,但这笔钱对缺钱的伊朗来说,确实是个实在的诱惑。 从技术和安全上来说,伊朗就算想搞核武器,现在也没那个条件了。以色列的空袭把纳坦兹的离心机炸了不少,福尔道地下核设施也被严重破坏,虽然伊朗说有几百个核专家,但设备没了、原料又被盯上,根本没法继续推进。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人还经常去检查,伊朗的核活动根本藏不住,之前就被发现过未申报的核设施里有人造铀颗粒,再搞下去只会被国际社会盯得更紧。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早就提议过在本国建联合铀浓缩企业,帮伊朗搞民用核项目,还能提供核燃料、回收废料,这等于给伊朗的民用核计划找了靠山,不用自己冒险搞军用的,也能满足农业、医疗、发电这些民生需求。 佩泽希齐扬向普京保证不搞核武器,其实也是看中了俄罗斯的支持,有了这层保障,不用核武器也能在地区安全里站得住脚。 国内的情况也不允许再耗在核武器上了。伊朗国内早就分成两派,一派是以佩泽希齐扬为代表的改革派,想通过缓和关系解除制裁,让老百姓日子好过点;另一派是强硬派,觉得跟美国谈没用,但2025年的空袭让强硬派也看清了现实,搞核计划只会招来更多打击。 哈梅内伊表态放弃核武器,其实是在平衡这两派,既支持改革派改善经济的想法,又能让强硬派明白,放弃核武反而更安全。 要是再坚持搞核,不光国外打过来,国内老百姓也会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有意见,到时候政权都不稳,这可比有没有核武器重要多了。 所以说,伊朗放弃核武器不是一时冲动,全是算清了利弊的决定。经济上能少受制裁,老百姓能多挣点钱;安全上能减少军事打击,不用天天担心核设施被炸;外交上还能靠俄罗斯的支持搞民用核计划,不耽误发展。 反观搞核武器,钱花了、人伤了、制裁还更严,根本得不偿失。哈梅内伊和佩泽希齐扬的表态,其实是给伊朗找了条更实在的出路,既保住了民生,又守住了安全,这样的决定自然站得住脚。
伊朗这次真把天捅破了!一举端掉以色列核设施,189名核科学家+欧美合作黑料全曝
【13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