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

罗普娱记 2025-09-25 11:27:58

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这个主动撕毁中国订单、拒赔361亿违约金又上门求助的国家,就是乌克兰,而这一切的核心都绕不开它的“国宝级企业”马达西奇。 马达西奇是苏联时期就闻名的“航空工业心脏”,从直升机到巨型运输机安-225的发动机都能造,巅峰时靠着技术垄断,产品卖往120多个国家,扎波罗热厂区里2.2万名员工靠着它吃饭,周边的住房、学校全是围绕这家工厂建起来的,说是乌克兰工业的“顶梁柱”一点不夸张。 可这根“顶梁柱”在2014年出了大问题。当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克兰和俄罗斯闹掰,政府下令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军事产品,而俄罗斯恰恰是马达西奇最大的客户,这一下就让马达西奇丢了70%的出口市场,订单断崖式下跌,账上的钱很快不够发工资,破产的阴影直接罩了下来。 就在这生死关头,中国企业伸出了援手,2015年北京天骄航空主动找上门,看中的是马达西奇的技术实力,也想帮咱们国家填补航空发动机的短板。 2016年双方正式签了协议,中国企业不仅要买下马达西奇56%的股份,还立刻给了2.5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8亿,这笔钱直接帮马达西奇稳住了局面。 更实在的是订单,中国市场很快成了马达西奇的“救命稻草”,2018年中国订单占比已经达到35%,到2020年上半年更是超过了50%,成了最大买家。 2021年初,双方又签了一笔8亿美元的大单,要供应400台AI-322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当时马达西奇的CEO都承认,要是没有中国的合作,工厂首先就得解雇1万名员工,早就垮了。 可谁也没想到,合作刚要进入正轨,乌克兰突然变了卦。2017年乌克兰国家安全局毫无征兆地介入,说马达西奇在非法转移资产,法院马上冻结了中国企业持有的股份。 这背后其实是美国在施压,华盛顿担心中国拿到马达西奇的技术,多次警告乌克兰,连美国国家安全顾问都亲自跑到基辅施压,暗示不终止合作就停掉军事援助。 乌克兰夹在中间选了站队美国,2021年1月泽连斯基总统直接签署命令,制裁中国的天骄公司,冻结资产还限制贸易,理由张口就来是“国家安全”,3个月后又下命令把马达西奇收归国有,彻底撕毁了之前的所有协议。 最过分的是违约还拒赔。中国企业前后投入的本金、预期收益加起来,光是向海牙国际仲裁庭索赔就达45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320多亿,和流传的361亿违约金数额相近。 可乌克兰不仅一分钱不赔,还倒打一耙,在国际上暗戳戳说项目里有贪污腐败,合同价格不透明,甚至想把之前收的定金要回去,完全不讲商业信誉。 更讽刺的是,撕毁合作没给乌克兰带来好处。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马达西奇成了军事目标,俄军的导弹一次又一次击中工厂,2025年初的一场高精度打击直接炸塌了核心生产车间,曾经的“动力明珠”变成了一片废墟,2.2万名员工丢了饭碗,周边社区也跟着衰败。 而美国承诺的援助要么迟迟不到位,要么全是武器,根本救不了乌克兰的工业。这时候乌克兰才想起中国的好,泽连斯基多次在公开场合恳请中国援手,想让中国帮着重建工业,甚至希望恢复当年的航空合作。 那咱们会不会帮呢?其实答案很明确,不是不想帮,是乌克兰得先拿出诚意。当年中国真心实意救它的企业,投了钱给了订单,换来的却是撕毁合同、冻结资产和拒赔违约金,现在工厂炸没了才上门求助,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更重要的是,这些年中国没靠马达西奇也发展起来了,2025年国产斜爆震发动机已经问世,速度能达到16马赫,完全打破了技术依赖。 乌克兰要是真想来求助,首先得把当年的赔偿问题解决了,拿出尊重合作、信守承诺的态度,不然光靠嘴说,谁也不会再相信。毕竟做生意也好,国家间合作也罢,信誉才是最值钱的,丢了信誉再想找帮手,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