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国老是闹饥荒?首先,你要明白,中国闹饥荒不止是在古代,近代同样闹饥荒,几千年来真正吃饱饭的,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这三四十年,以前的中国太落后了。 在古代的时候,耕地是很困难的。科技落后,大量的田地无法开垦,能耕种的良田并没有那么多。 而且,古代的耕种方式也很落后,每次耕地,都需要一头牛和一把犁,那个犁很重,需要三个男人合作才能行,你觉得一家子能有几个壮年劳力?女人、小孩、老人这些都不算劳力。能种地的只有壮年男人劳动力非常少。 就以汉朝为例,人口最多的时候有六千万,去掉不能耕种的老人、女人、小孩这些,就少了四分之三的劳动人口,能耕地的壮年男人最多只有两千万人。 儿这两千万人里面,还要去掉战争的消耗。古代战争频发,打仗全靠男人用的人海战术上,拿人命去堆,也就是说这2000万人里面大多数人都会死于战争,就算不死的也成了残疾,那么劳力就更少了。整个汉朝都是呈现男少女多的情形。这样下来,还有多少人用来耕地? 而且打仗的时候,假如出兵10万,那么后勤的部队民夫至少得有30万,这就是40万人,这40万人在打仗期间根本无法耕种,要全靠国内的粮食支持,包括粮草住宿用的东西都得靠国力提供,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古代的打仗,一个不小心一打就是好几年,三天两头的不是抵挡外敌入侵,就是镇压内部叛乱,这得死多少人?又得消耗多少粮草? 除去这些之后,再被那些贵族贪污过一些,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有余粮,不饿死都算命大。偏偏还有各种天灾到来,包括旱灾,洪灾,蝗灾,瘟疫,这些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旦爆发就不可能只是一个小地方,而是大面积的覆盖,造成的就是多个地方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古代不像现代科技那么发达,交通缓慢,就算有救灾物资,在路上就得耽搁至少几个月,等到达灾区,百姓已经饿死的差不多了。 这么一来,古代闹饥荒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哪怕就是那些有名的盛世,与百姓也没多大关系,最多就是饿死的人少一些罢了。华夏五千年文明,老百姓为了吃饱饭,一直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就是为了不饿肚子,为了活着。 可是几千年下来,老百姓真正吃饱饭的日子,也就最近这三四十年。中国人民对吃饱饭的执念已经刻入骨子里,饥荒让他们恐惧。所以,哪怕到了现在,熟人见面打招呼,也会问一句:“你吃了吗?” 看似简单的问候,却是带着让你吃饱饭的最大的祝福!
为什么古代中国老是闹饥荒?首先,你要明白,中国闹饥荒不止是在古代,近代同样闹饥荒
浅瞳
2025-09-23 18:12:41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