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钱瑗因洗衣服被邻居打了一耳光,他62岁的妻子杨绛立即冲上去还手,没想到被邻居按在地上,提起来,又摔下,最后狠狠扔到一堆木架上。 人们总以为文人都是温文尔雅的,可1973年这一天,62岁的杨绛为了保护女儿钱瑗,竟和邻居扭打在一起。你能想象吗?那个翻译《堂吉诃德》的优雅女士,会在院子里和人打架?而更让人意外的是,一向文弱的钱钟书抄起木板就冲了上去。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书香门第瞬间变成了”战场”? 杨绛,1911年出生在北京的书香人家,父亲杨荫杭是著名法学家。她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文学天赋,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在那里遇到了钱锺书。两人的相遇简直就是命中注定,杨绛从小就向往清华,高中时本想考清华,但清华不在南方招生,她只得上了东吴大学,后来终于考上清华研究生院。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随即一同赴英留学。1937年,女儿钱瑗在英国牛津出生,这个小姑娘被祖父称为”读书种子”。一家三口的生活简单而充实,都是书不离手的学者。回国后,杨绛在文学创作上声名鹊起,她的剧作《称心如意》和《弄真成假》都获得成功,翻译的《堂吉诃德》更是被公认为最优秀的译本。 到了70年代初,钱钟书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变化。那时候钱钟书和杨绛刚从干校回来不久,从前的房子不得已被分出去两间,生活上今非昔比,邻居对他们的眼光也已经改变。但杨绛本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想法,一直对邻居客客气气。她主动帮邻居生煤炉子,把自家的壁橱留给邻居用,看到人家的婴儿摇篮没拿回去,也会默默抬到三楼放在他们家门口。 可这些好意并没有换来善待。这个”近邻”不仅不近,反而经常挑他们的毛病,告他们的状,还蛮横无理。更过分的是,钱瑗的第一任丈夫去世后,这对邻居还经常说些刺耳的话。当时钱瑗已经再婚,但邻居夫妇还是时不时地提起她的痛处。 1973年这天,冲突终于爆发了。杨绛请了一个钟点工来洗衣服,但邻居竟然想要钟点工免费先给自己洗,钱瑗拒绝了这个无礼的要求。没想到对方恼羞成怒,直接狠狠地扇了钱瑗一巴掌,还恶人先告状地咒骂道:“你不是好人!” 此时杨绛正好看见,冲上去要和女邻居理论,结果钱瑗拉着杨绛说:“妈妈,别……”看到女儿受委屈,62岁的杨绛哪能忍得住?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母爱让她瞬间变得勇敢。可杨绛根本打不过对方,女邻居抓住杨绛的衣领,一会把她按在地上,一会又提起来。 局面很快失控。女邻居还扬言要把她的眼睛挖出来,情急之下,杨绛捉住对方的一根手指,用力咬了一口。这一咬不要紧,女邻居的叫声把男邻居引了出来,男人比女邻居还要高大,两个人一起动手。 打斗越来越激烈,杨绛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叫喊一声,直到家里晾衣服的木架子被撞倒,钱钟书才闻声出来。那时钱钟书正在靠窗的屋子里看书,听到轰隆的响声才跑出去看。 眼前的一幕让钱钟书震惊了。他看到杨绛倒在地上,家里的木架子也倒了,上面的五根横棍全撞碎了,两个邻居气呼呼地站在旁边。这位平时温文尔雅的学者瞬间被愤怒点燃,连杨绛都没有想到,钱钟书二话不说,抄起木架子旁边的厚木板,朝着男邻居劈头就打。 男邻居也没想到,一向文弱的钱钟书像变了个人,亏得男邻居及时举起胳膊招架,木板才没有打到头。看到丈夫要和人拼命,杨绛也怕事情无法控制,于是赶忙把钱钟书拉进了屋,任凭两个邻居对着他们家的大门骂骂咧咧。 幸好钱瑗机灵,她见状赶紧跑出去找居委会主任。钱瑗带着居委会主任赶来了,看见一对男女手拿粗木棍打门,居委会主任上前制止,问明了究竟并对二人进行了批评教育,最终还了钱钟书一家公道。 这场冲突让人唏嘘。那个年头,大家都过得不容易,一点小事就能点燃火药桶。钱钟书和杨绛是知识分子,按理说该是斯文人,可生活逼得他们也没法退让。杨绛后来把这件事写在《我们仨》中,虽然钱钟书事后不愿再提,但杨绛还是坚持记录下来,被她戏称为一件不那么光彩的小事。 钱钟书事后说:“和什么等人住在一起,就会堕落到同一水平”。但这话说得有些酸,其实护家人是本能,哪有什么堕落不堕落的。杨绛在这场冲突里既是母亲也是妻子,硬生生扛下了这一劫,让人看到她在乱世里的硬气。 时光荏苒,一家三口后来的日子渐渐平静下来。钱瑗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在学术上很有建树。1997年3月4日,钱瑗因脊椎癌去世,享年59岁。当时钱锺书也在病中,杨绛为了不让丈夫难过,瞒了好久才告诉他。1998年,钱钟书也离世了。 在人生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在这本书里,她用平和的笔触记录了一家三口的温情岁月,也包括1973年的那场冲突。她不回避生活中的波折,而是将其作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如实记录。 回过头看,杨绛这一生真不容易。她在文学上光芒万丈,可生活中也吃了不少苦。1973年的那场冲突,只是她人生里的一个小插曲,却让人看到她在困境中的坚韧。
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钱瑗因洗衣服被邻居打了一耳光,他62岁的妻子杨绛立即冲上
熹然说历史
2025-09-05 23:33: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