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证陷阱:要学会反击,不要自证清白
隔热额心理
2025-07-05 21:08:29
·
看过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如果被关进精神病院,你要如何证明自己没病?”
·
🔸大吵大闹跟医生说我没病?那是你没有自知力,你的话没有可信度,要治!
🔸破罐子破摔跟医生说我有病?那正好,快点乖乖吃药吧!
·
其中最吊诡的一点在于,无论你做了什么,好像都会以病人的名义解读。但其实“让一个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这件事情本身就不正常!”
·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让你百口莫辩之事。有些看起来非常荒诞、可笑,甚至没有缘由。明明我们占着理,但对方展开了他“强大”的逻辑,明明就是狗屁不通,但在他们熟悉的无耻领域,他们得心应手,我们也一不小心陷入“自证陷阱”
·
🔥在种情况下,我们无需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马上列举证据和拼命解释。而是抓住事情的实质,理清事情的本身,从容应对,避免陷入“自证”的陷阱
·
1、心态上:分清是谁的问题
有些问题,纯粹就是臆想出来的。这是对方的主观想法,是毫无根据的。所以,解决问题的主体不是你,而是提出问题的人
·
🔸比如,女朋友突然质问你:你为什么不爱我了?
🔸你的回答要着眼于她:我每天都在全力爱你,你却感受不到,是不是对我不上心了?
·
2、言语上:先行诘问
言语交锋和武术比试一样,都讲求“抢占先机”。你不能顺着指摘去自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反过来诘问对方,让对方陈述自己判断的依据,并针对他的论述,进行反驳
·
🔸比如,同事问你:你评上优秀员工,是走了上层关系吧?
🔸你可以直接问他:你看到我走了谁的关系,你什么时候看到的,在哪看到的?
·
3、方法上:谁主张,谁举证
不管是谁,想要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就必须要拿出切实且直接的证据来。否则,你根本没有必要向他解释
·
🔸比如,别人说你是小偷,他要证明你偷了东西,而不是让你证明自己没偷东西。其次,你可以按第2条提到的,反问“凭什么说自己偷了东西,没有证据就是诽谤”
·
罗永浩说自己这辈子只有碰到两种情况,才会去解释:
第一,是法院、警察误会他了,他要去解释,不解释就会出事;
第二,是挚友亲朋误会他了,他要去解释,避免他们伤心;
第三,剩下的什么泛泛之交、点头朋友,随你误会,懒得解释
·
💫无论何时何地,请记得你的珍贵
0
阅读:37